Commit 97e3ae89 by zengxin

合并分支 'zengxin' 到 'caorunzhe'

Zengxin

查看合并请求 !845
parents 6d268143 9c3ee7a0
......@@ -939,15 +939,15 @@ a (\mathbi{s},\mathbi{h}) &=& \left\{ \begin{array}{ll}
\subsubsection{1. 损失函数}
\parinterval 神经机器翻译在目标端的每个位置都会输出一个概率分布,表示这个位置上不同单词出现的可能性。设计损失函数时,需要知道当前位置输出的分布相比于标准答案的“差异”。对于这个问题,常用的是交叉熵损失函数。令$\mathbi{y}$表示机器翻译模型输出的分布,$\hat{\mathbi{y}}$ 表示标准答案,则交叉熵损失可以被定义为:
\parinterval 神经机器翻译在目标端的每个位置都会输出一个概率分布,表示这个位置上不同单词出现的可能性。设计损失函数时,需要知道当前位置输出的分布相比于标准答案的“差异”。对于这个问题,常用的是交叉熵损失函数。令$\hat{\mathbi{y}}$ 表示机器翻译模型输出的分布, $\mathbi{y}$ 表示标准答案,则交叉熵损失可以被定义为:
\begin{eqnarray}
L_{\textrm{ce}}(\mathbi{y},\hat{\mathbi{y}}) &=& - \sum_{k=1}^{|V|} \mathbi{y}[k] \textrm{log} (\hat{\mathbi{y}}[k])
L_{\textrm{ce}}(\hat{\mathbi{y}},\mathbi{y}) &=& - \sum_{k=1}^{|V|} \hat{\mathbi{y}}[k] \textrm{log} (\mathbi{y}[k])
\label{eq:10-25}
\end{eqnarray}
\noindent 其中$\mathbi{y}[k]$$\hat{\mathbi{y}}[k]$分别表示向量$\mathbi{y}$$\hat{\mathbi{y}}$的第$k$维,$|V|$表示输出向量的维度(等于词表大小)。假设有$n$个训练样本,模型输出的概率分布为$\mathbi{Y} = \{ \mathbi{y}_1,..., \mathbi{y}_n \}$,标准答案的分布$\widehat{\mathbi{Y}}=\{ \hat{\mathbi{y}}_1,...,\hat{\mathbi{y}}_n \}$。这个训练样本集合上的损失函数可以被定义为:
\noindent 其中$\mathbi{y}[k]$$\hat{\mathbi{y}}[k]$分别表示向量$\mathbi{y}$$\hat{\mathbi{y}}$的第$k$维,$|V|$表示输出向量的维度(等于词表大小)。假设有$n$个训练样本,模型输出的概率分布为$\widehat{\mathbi{Y}}=\{ \hat{\mathbi{y}}_1,...,\hat{\mathbi{y}}_n \}$,标准答案的分布$\mathbi{Y} = \{ \mathbi{y}_1,..., \mathbi{y}_n \}$。这个训练样本集合上的损失函数可以被定义为:
\begin{eqnarray}
L(\mathbi{Y},\widehat{\mathbi{Y}}) &=& \sum_{j=1}^n L_{\textrm{ce}}(\mathbi{y}_j,\hat{\mathbi{y}}_j)
L(\widehat{\mathbi{Y}},\mathbi{Y}) &=& \sum_{j=1}^n L_{\textrm{ce}}(\hat{\mathbi{y}}_j,\mathbi{y}_j)
\label{eq:10-26}
\end{eqnarray}
......
......@@ -106,7 +106,7 @@
\section{交互式机器翻译}
\parinterval 机器翻译的结果会存在错误,因此很多时候需要人工的修改才能被使用。例如,在{\small\bfnew 译后编辑}\index{译后编辑}(Post-editing)\index{Post-editing}中,译员对机器翻译的译文进行修改,最终使译文达到要求。但是,译后编辑的成本仍然很高,因为它需要译员阅读机器翻译的结果,同时做出修改的动作。有时候,由于译文修改的内容较为复杂,译后编辑的时间甚至比人工直接翻译源语言句子的时间都长。因此在机器翻译应用中,需要更高效的方式调整机器翻译的结果,使其达到可用。比如,可以使用质量评估方法(见{\chapterfour}),选择模型置信度较高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对置信度低的译文直接进行人工翻译。而另一种思路是,让人的行为直接影响机器翻译生成译文的过程,让人和机器翻译系统进行交互,在不断的修正中生成更好的译文。这种方法也被称作{\small\bfnew 交互式机器翻译}\index{交互式机器翻译}(Interactive Machine Translation,IMT)\index{Interactive Machine Translation}
\parinterval 机器翻译的结果会存在错误,因此很多时候需要人工的修改才能被使用。例如,在{\small\bfnew 译后编辑}\index{译后编辑}(Post-editing)\index{Post-editing}中,翻译人员对机器翻译的译文进行修改,最终使译文达到要求。但是,译后编辑的成本仍然很高,因为它需要翻译人员阅读机器翻译的结果,同时做出修改的动作。有时候,由于译文修改的内容较为复杂,译后编辑的时间甚至比人工直接翻译源语言句子的时间都长。因此在机器翻译应用中,需要更高效的方式调整机器翻译的结果,使其达到可用。比如,可以使用质量评估方法(见{\chapterfour}),选择模型置信度较高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对置信度低的译文直接进行人工翻译。而另一种思路是,让人的行为直接影响机器翻译生成译文的过程,让人和机器翻译系统进行交互,在不断的修正中生成更好的译文。这种方法也被称作{\small\bfnew 交互式机器翻译}\index{交互式机器翻译}(Interactive Machine Translation,IMT)\index{Interactive Machine Translation}
\parinterval 交互式机器翻译的大致流程如下:机器翻译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源语言句子预测出可能的译文交给用户,然后用户在现有翻译的基础上进行接受、修改或者删除等操作,然后翻译系统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再次生成比前一次更好的翻译并提交给用户。以此循环,直到得到最终的译文。
......@@ -125,18 +125,18 @@
\parinterval 交互式机器翻译系统主要通过用户的反馈来提升译文的质量,不同类型的反馈信息则影响着系统最终的性能。根据反馈形式的不同,可以将交互式机器翻译分为以下几种:
\begin{itemize}
\vspace{0.5em}
\item 基于前缀的交互式机器翻译。早期的交互式机器翻译系统都是采用基于前缀的方式。基于翻译系统生成的初始译文,翻译人员从左到右检查翻译的正确性,并在第一个错误的位置进行更正。这为系统提供了一种双重信号:表明该位置上单词必须是员修改过后的单词,并且该位置之前的单词都是正确的。之后系统根据已经检查过的前缀再生成后面的译文\upcite{DBLP:conf/acl/WuebkerGDHL16,Zens2003EfficientSF,DBLP:journals/coling/BarrachinaBCCCKLNTVV09,DBLP:journals/csl/PerisC19}
\item 基于前缀的交互式机器翻译。早期的交互式机器翻译系统都是采用基于前缀的方式。基于翻译系统生成的初始译文,翻译人员从左到右检查翻译的正确性,并在第一个错误的位置进行更正。这为系统提供了一种双重信号:表明该位置上单词必须是翻译人员修改过后的单词,并且该位置之前的单词都是正确的。之后系统根据已经检查过的前缀再生成后面的译文\upcite{DBLP:conf/acl/WuebkerGDHL16,Zens2003EfficientSF,DBLP:journals/coling/BarrachinaBCCCKLNTVV09,DBLP:journals/csl/PerisC19}
\vspace{0.5em}
\item 基于片段的交互式机器翻译。根据用户提供的反馈来生成更好的翻译结果是交互式翻译系统的关键。而基于前缀的系统则存在一个严重的缺陷,当翻译系统获得确定的翻译前缀之后,再重新生成译文时会将原本正确的翻译后缀遗漏了,因此会引入新的错误。在基于片段的交互式机器翻译系统中,翻译人员除了纠正第一个错误的单词,还可以指定在未来迭代中保留的单词序列。之后系统根据这些反馈信号再生成新的译文\upcite{Peris2017InteractiveNM,DBLP:journals/mt/DomingoPC17}
\vspace{0.5em}
\item 基于评分的交互式机器翻译。随着计算机算力的提升,有时会出现“机器等人”的现象,因此需要提升人参与交互的效率也是需要考虑的。与之前的系统不同,基于评分的交互式机器翻译系统不需要译员选择、纠正或删除某个片段,而是使用译员对译文的评分来强化机器翻译的学习\upcite{DBLP:journals/corr/abs-1805-01553,DBLP:conf/emnlp/NguyenDB17}
\item 基于评分的交互式机器翻译。随着计算机算力的提升,有时会出现“机器等人”的现象,因此需要提升人参与交互的效率也是需要考虑的。与之前的系统不同,基于评分的交互式机器翻译系统不需要翻译人员选择、纠正或删除某个片段,而是使用翻译人员对译文的评分来强化机器翻译的学习\upcite{DBLP:journals/corr/abs-1805-01553,DBLP:conf/emnlp/NguyenDB17}
\vspace{0.5em}
\end{itemize}
\parinterval 除此之外,基于在线学习的方法也受到了关注,这类方法也可以被看作是交互式翻译与增量训练的一种结合。用户总是希望翻译系统能从反馈中自动纠正以前的错误。当用户最终确认一个修改过后的译文后,翻译系统将源语言句子与该修正后的译文作为训练语料继续训练\upcite{DBLP:conf/acl/DomingoGEBHPCH19}。实际上,交互式机器翻译是机器翻译大规模应用的重要路径之一,它为打通译员和机器翻译系统之间的障碍提供了手段。不过,交互式机器翻译也有许多挑战等待解决。一个是如何设计交互方式?理想的交互方式应该式更加贴近译员输入文字的习惯,比如,利用输入法完成交互;另一个是如何把交互式翻译嵌入到翻译的生产流程里?这本身不完全是一个技术问题,可能需要更多的产品手段来求解。
\parinterval 除此之外,基于在线学习的方法也受到了关注,这类方法也可以被看作是交互式翻译与增量训练的一种结合。用户总是希望翻译系统能从反馈中自动纠正以前的错误。当用户最终确认一个修改过后的译文后,翻译系统将源语言句子与该修正后的译文作为训练语料继续训练\upcite{DBLP:conf/acl/DomingoGEBHPCH19}。实际上,交互式机器翻译是机器翻译大规模应用的重要路径之一,它为打通翻译人员和机器翻译系统之间的障碍提供了手段。不过,交互式机器翻译也有许多挑战等待解决。一个是如何设计交互方式?理想的交互方式应该式更加贴近翻译人员输入文字的习惯,比如,利用输入法完成交互;另一个是如何把交互式翻译嵌入到翻译的生产流程里?这本身不完全是一个技术问题,可能需要更多的产品手段来求解。
%----------------------------------------------------------------------------------------
......@@ -264,11 +264,11 @@
\parinterval (二)科技文献翻译
\parinterval 在专利等科技文献翻译中,往往需要将文献翻译为英语或者其他语言,比如摘要翻译。以往这种翻译工作通常由人工来完成。由于对翻译结果的质量要求较高,因此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关专业的背景知识,这导致员资源稀缺。特别是,近几年国内专利申请数不断增加,这给人工翻译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相比于人工翻译,机器翻译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专利翻译,同时结合术语词典和人工校对等方式,可以保证专利的翻译质量。同时,以专利为代表的科技文献往往具有很强的领域性,针对各类领域文本进行单独优化,机器翻译的品质可以大大提高。因此,机器翻译在专利翻译等行业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parinterval 在专利等科技文献翻译中,往往需要将文献翻译为英语或者其他语言,比如摘要翻译。以往这种翻译工作通常由人工来完成。由于对翻译结果的质量要求较高,因此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关专业的背景知识,这导致翻译人员资源稀缺。特别是,近几年国内专利申请数不断增加,这给人工翻译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相比于人工翻译,机器翻译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专利翻译,同时结合术语词典和人工校对等方式,可以保证专利的翻译质量。同时,以专利为代表的科技文献往往具有很强的领域性,针对各类领域文本进行单独优化,机器翻译的品质可以大大提高。因此,机器翻译在专利翻译等行业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parinterval (三)视频字幕翻译
\parinterval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大量境外影视作品。由于人们可能没有相应的外语能力,通常需要专业人员对字幕进行翻译。因此,这些境外视频的传播受限于字幕翻译的速度和准确度。现在的一些视频网站在使用语音识别为视频生成源语字幕的同时,通过机器翻译技术为各种语言的受众提供质量尚可的目标语言字幕,这种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parinterval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大量境外影视作品。由于人们可能没有相应的外语能力,通常需要专业人员对字幕进行翻译。因此,这些境外视频的传播受限于字幕翻译的速度和准确度。现在的一些视频网站在使用语音识别为视频生成源语字幕的同时,通过机器翻译技术为各种语言的受众提供质量尚可的目标语言字幕,这种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parinterval (四)社交
......@@ -276,7 +276,7 @@
\parinterval (五)同声传译
\parinterval 在一些国际会议中,与会者来自许多不同的国家,为了保证会议的流畅,通常需要专业员进行同声传译。同声传译需要在不打断演讲的同时,不间断地将讲话内容进行口译,对翻译人员的要求极高。现在,一些会议开始采用语音识别来将语音转换成文本,同时使用机器翻译技术进行翻译的方式,达到同步翻译的目的。这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多个企业的关注,并在很多重要会议上进行尝试,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不过同声传译达到真正的使用还需一定时间的打磨,特别是会议场景下,准确进行语音识别和翻译仍然具有挑战性。
\parinterval 在一些国际会议中,与会者来自许多不同的国家,为了保证会议的流畅,通常需要专业翻译人员进行同声传译。同声传译需要在不打断演讲的同时,不间断地将讲话内容进行口译,对翻译人员的要求极高。现在,一些会议开始采用语音识别来将语音转换成文本,同时使用机器翻译技术进行翻译的方式,达到同步翻译的目的。这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多个企业的关注,并在很多重要会议上进行尝试,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不过同声传译达到真正的使用还需一定时间的打磨,特别是会议场景下,准确进行语音识别和翻译仍然具有挑战性。
\parinterval (六)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翻译
......
......@@ -34,13 +34,13 @@
%\section{随笔}
\parinterval 自从计算机诞生开始,机器翻译即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实现不同语言自动翻译,就是人们首先想到的计算机主要应用之一。很多人说现在处于人工智能时代,是得语言者的天下,因此机器翻译也是认知智能的终极梦想之一。本书已经讨论了机器翻译的模型、方法和实现技术,这里将分享一些我们对机器翻译应用和未来的一些思考,有些想法不一定正确,也许需要十年之后才能验证。
\parinterval 自从计算机诞生开始,机器翻译即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实现不同语言自动翻译,就是人们首先想到的计算机主要应用之一。很多人说现在处于人工智能时代,是得语言者的天下,因此机器翻译也是认知智能的终极梦想之一。本书已经讨论了机器翻译的模型、方法和实现技术,这里将分享一些对机器翻译应用和未来的一些思考,有些想法不一定正确,也许需要十年之后才能验证。
\parinterval 简单来说,机器翻译技术应用至少可以满足三个用户需求。一是实现外文资料辅助阅读和帮助不同母语的人们进行无障碍交流;二是计算机辅助翻译,帮助人工翻译降本增效;三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处理,实现对多语言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图像资料或语音资料)的加工处理,海量数据翻译对于人工翻译来说是无法完成的,机器翻译是大数据翻译的唯一有效解决方案。从上述三个需求可以看出,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本质上不存在严格冲突,属于两个平行轨道,两者可以和谐共存、相互帮助。对于机器翻译来说,至少有两个应用场景是其无法胜任的。第一个是要求高质量翻译结果,比如诗歌小说翻译出版;第二个是比如重要领导人讲话,轻易不允许出现低级翻译错误,否则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国际纠纷。严格上来说,对译文准确性要求很高的应用 场景不可能简单采用机器翻译,必须由高水平的人工翻译参与来完成。
\parinterval 如何构建一套好的机器翻译系统呢?假设我们需要给用户提供一套翻译品质不错的机器翻译系统,至少需要考虑三个方面:足够大规模的双语句对集合用于训练、强大的机器翻译技术和错误驱动的打磨过程。从技术应用和产业化角度来看,简单靠提出一个新的机器翻译技术,对于构建一套好的机器翻译系统来说,只能说必要条件,不是充要条件,上述三者缺一不可。
\parinterval 然而,大部分语言对的电子化双语句对集合规模非常小,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小规模双语词典。因此资源稀缺语种机器翻译技术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相信这个课题的突破能大大推动机器翻译技术落地应用。在2017年以前机器翻译市场规模一直很小,主要原因就是机器翻译品质不够好,就算采用最先进的神经机器翻译技术,缺乏足够大规模的双语句对集合作为训练数据,我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技术研究和应用可行性角度来说,解决资源稀缺语种机器翻译问题非常有价值。我们通常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思考,一是如何想办法获取更多双语句对,甚至包括质量低一点的伪双语数据;二是如何利用更少样本实现高效学习,或者如何充分利用单语数据资源或者可比较数据资源来提升模型学习效果。
\parinterval 然而,大部分语言对的电子化双语句对集合规模非常小,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小规模双语词典。因此资源稀缺语种机器翻译技术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相信这个课题的突破能大大推动机器翻译技术落地应用。在2017年以前机器翻译市场规模一直很小,主要原因就是机器翻译品质不够好,就算采用最先进的神经机器翻译技术,缺乏足够大规模的双语句对集合作为训练数据,我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技术研究和应用可行性角度来说,解决资源稀缺语种机器翻译问题非常有价值。我们通常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思考,一是如何获取更多双语句对,甚至包括质量低一点的伪双语数据;二是如何利用更少样本实现高效学习,或者如何充分利用单语数据资源或者可比较数据资源来提升模型学习效果。
\parinterval 做研究可以搞单点突破,但从可实用机器翻译系统构建来说,需要多技术互补融合,以解决实际问题和改善翻译品质。比如说,业内不少研究人员提出采用知识图谱来改善机器翻译,并希望用于解决稀缺资源语种机器翻译问题;还有一些研究工作引入语言分析技术来改善机器翻译,也有的将基于规则的方法、统计机器翻译技术与神经机器翻译技术互补性融合;另外还可以引入预训练技术来改善机器翻译品质,特别是针对稀缺资源语种机器翻译等等。不仅仅限于上述这些,总体来说,这些思路都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但是从应用角度构建可实用机器翻译系统,我们还需要更多考虑技术落地可行性才行。比如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的代价和语言分析技术的精度如何,预训练技术对机器翻译帮助的上限等。
......@@ -50,9 +50,9 @@
\parinterval 近几年神经机器翻译技术大大提升了翻译品质,推动了机器翻译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与其它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一样,缺乏可解释性成为了神经机器翻译一个被攻击点。我们先举个简单例子来说明一下,法庭上法官判决犯罪嫌疑人罪名成立,我们不可能简单说有罪或者无罪,同时会说明根据哪条法律法规作为依据,从判决过程来看,这些依据就是判决结果的解释。如果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只是一个有罪或无罪的结果,不提供任何依据细节,不能解释,估计犯罪嫌疑人肯定不服。回头来说,我们希望研究神经机器翻译技术的可解释性,目的是为了“纠错”,也可以有利于人工干预机制等。只有通过可解释性研究,搞清楚翻译错误的原因,最终找到解决方案来实现纠错,才是我们研究神经机器翻译技术可解释性的目的所在。
\parinterval 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分析,我们所需要的可解释性的内涵到底是结论推理的计算过程还是结论推理的以理服人呢?对可解释性的两种理解可能是不一样的,前者面向结论推理过程(how),后者面向结论可理解性(why)。回头来说,对神经机器翻译可解释性研究的目标,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呢?目前学术界有一些相关研究,比如对神经机器翻译模型中注意力机制的可视化分析软对齐结果等。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希望研究神经机器翻译技术的可解释性,目的是为了“纠错”,也可以有利于人工干预机制等。只有通过可解释性研究,搞清楚翻译错误的原因,最终找到解决方案来实现纠错,才是我们研究神经机器翻译技术可解释性的目的所在。
\parinterval 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分析,我们所需要的可解释性的内涵到底是结论推理的计算过程还是结论推理的以理服人呢?对可解释性的两种理解可能是不一样的,前者面向结论推理过程(how),后者面向结论可理解性(why)。回头来说,对神经机器翻译可解释性研究的目标,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呢?目前学术界有一些相关研究,比如对神经机器翻译模型中注意力机制的可视化分析软对齐结果等。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希望研究神经机器翻译技术的可解释性,目的是为了“纠错”,也可以有利于人工干预机制等。只有通过可解释性研究,搞清楚翻译错误的原因,最终找到解决方案来实现纠错,才是我们研究神经机器翻译技术可解释性的目的所在。
\parinterval 除了翻译品质维度以外,机器翻译技术应用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讨论,包括语种维度、领域维度和应用模式维度。机器翻译技术应该为全球用户服务,提供支持所有国家至少一种官方语言的翻译能力,实现任意两种语言的自动互译。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双语数据稀缺,上述已经讨论了这个问题。关于领域维度,通用领域翻译系统对于垂直领域应用来说是不够充分的,最典型的问题在于垂直领域术语翻译的问题,计算机不能无中生有。比较直接可行的解决方案至少有两个,一是引入垂直领域术语双语词典用于改善机器翻译效果;二是收集加工一定规模的垂直领域双语句对来优化训练翻译模型。这两种工程方法虽然简单,但效果不错,相对来说,两者结合才能更加有效,但问题是垂直领域双语句对的收集很多时候代价太高,不太可行,本质上就转换成为垂直领域资源稀缺问题和领域自适应学习问题,另外也可以引入小样本学习、迁移学习和联合学习等机器学习技术来改善这个问题。
\parinterval 除了翻译品质维度以外,机器翻译技术应用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讨论,包括语种维度、领域维度和应用模式维度。关于语种维度,机器翻译技术应该为全球用户服务,提供支持所有国家至少一种官方语言的翻译能力,实现任意两种语言的自动互译。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双语数据稀缺,上述已经讨论了这个问题。关于领域维度,通用领域翻译系统对于垂直领域应用来说是不够充分的,最典型的问题在于垂直领域术语翻译的问题,计算机不能无中生有。比较直接可行的解决方案至少有两个,一是引入垂直领域术语双语词典用于改善机器翻译效果;二是收集加工一定规模的垂直领域双语句对来优化训练翻译模型。这两种工程方法虽然简单,但效果不错,相对来说,两者结合才能更加有效,但问题是垂直领域双语句对的收集很多时候代价太高,不太可行,本质上就转换成为垂直领域资源稀缺问题和领域自适应学习问题,另外也可以引入小样本学习、迁移学习和联合学习等机器学习技术来改善这个问题。
\parinterval 接下来主要讨论一下机器翻译应用模式的软硬件环境。通常机器翻译典型应用属于在线翻译公有云服务,用户接入非常简单,只需要联网使用浏览器就可以自由免费使用。在某些具体行业应用中,用户对数据翻译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非常高,其中可能还会涉及到个性化订制要求,这一点在线翻译公有云服务就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本地部署机器翻译私有云和离线机器翻译技术和服务成为了新的应用模式。本地部署私有云的问题在于用户需要自己购买GPU服务器和建机房,硬件投入和代价不低,也许将来会出现一种新的应用模式:在线私有云或专有云,有点像服务托管模式。除此之外还有混合云服务,简单来说就是公有云、私有云和专有云的混合体。
......@@ -66,7 +66,7 @@
\parinterval 回头讨论一下上述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机器翻译一直存在一个诟病就是用户不知道如何有效干预纠错,帮助机器翻译系统越来越好,并且我们也不希望它屡教不改。基于规则的方法和统计机器翻译方法相对容易实现人工干预纠错,实现手段比较丰富,而神经机器翻译方法存在不可解释性,难以有效实现人工干预纠错。目前有的研究人员深入研究引入外部知识库(用户双语术语库)来实现对集外词翻译的干预纠错;有的提出使用增量式训练方法不断迭代优化模型,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有的融合不同技术来实现更好的机器翻译效果,比如引入基于规则的翻译前处理和后处理,或者引入统计机器翻译技术优化译文选择等等。但这些方法代价不低甚至很高,并且性能提升的效果无法得到保障,有时候可能降低翻译品质,有点像跷跷板现象。总体来说,这个方向的研究工作成果还不够丰富,但对用户来说非常重要,如果能够采用隐性反馈学习方法,在用户不知不觉中不断改善优化机器翻译品质,就非常酷了,这也许会成为将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parinterval 最后简单评价一下机器翻译市场发展的趋势。机器翻译本身是个强刚需,用于解决全球用户多语言交流障碍问题。机器翻译产业真正热起来,应该归功于神经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之前基于规则的方法和统计机器翻译技术虽然也在工业界得到了应用,但由于翻译品质没有达到用户预期,用户付费欲望比较差,没有良好的商业变现能力,导致机器翻译产业在2017年以前类似于“鸡肋”产业。严格上来说,2016年下半年开始,神经机器翻译技术工业界应用快速激活了用户需求,用户对机器翻译的认可度急剧上升,越来越丰富的应用模式和需求被挖掘出来,除了传统计算机辅助翻译CAT以外,语音和OCR与机器翻译技术结合,使得大家比较熟悉的语音翻译APP、翻译机、翻译笔、会议AI同传和垂直行业(专利、医药、旅游等)等的机器翻译解决方案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总体来说,机器翻译产学研正处于快速上升期,每年市场规模达到至少100\%以上增长,随着多模态机器翻译和大数据翻译技术应用,应用场景会越来越丰富,随着5G甚至6G技术发展,视频翻译和电话通讯翻译等应用会进一步爆发。另外,随着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发展,很自然地机器翻译芯片也会逐渐得到应用,比如嵌入到手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电视机等智能终端设备,实现所有内容皆可翻译,任何场景皆可运行的目标,机器翻译服务将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让生活更加美好!\\
\parinterval 最后简单评价一下机器翻译市场发展的趋势。机器翻译本身是个强刚需,用于解决全球用户多语言交流障碍问题。机器翻译产业真正热起来,应该归功于神经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之前基于规则的方法和统计机器翻译技术虽然也在工业界得到了应用,但由于翻译品质没有达到用户预期,用户付费欲望比较差,没有良好的商业变现能力,导致机器翻译产业在2017年以前类似于“鸡肋”产业。严格上来说,2016年下半年开始,神经机器翻译技术工业界应用快速激活了用户需求,用户对机器翻译的认可度急剧上升,越来越丰富的应用模式和需求被挖掘出来,除了传统计算机辅助翻译CAT以外,语音和OCR与机器翻译技术结合,使得大家比较熟悉的语音翻译APP、翻译机、翻译笔、会议AI同传和垂直行业(专利、医药、旅游等)等的机器翻译解决方案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总体来说,机器翻译产学研正处于快速上升期,每年市场规模至少达到100\%增长,随着多模态机器翻译和大数据翻译技术应用,应用场景会越来越丰富,随着5G甚至6G技术发展,视频翻译和电话通讯翻译等应用会进一步爆发。另外,随着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发展,很自然地机器翻译芯片也会逐渐得到应用,比如嵌入到手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电视机等智能终端设备,实现所有内容皆可翻译,任何场景皆可运行的目标,机器翻译服务将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让生活更加美好!\\
\hfill 朱靖波
......
Markdown 格式
0%
您添加了 0 到此讨论。请谨慎行事。
请先完成此评论的编辑!
注册 或者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