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small\bfnew{结构化位置编码}}\index{结构化位置编码或结构化位置表示}(Structural Position Representations)\index{Structural Position Representations}\upcite{DBLP:conf/emnlp/WangTWS19a}。 通过对输入句子进行依存句法分析得到句法树,根据叶子结点在句法树中的深度来表示其绝对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对位置编码的思想计算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item{\small\bfnew{结构化位置表示}}\index{结构化位置表示}(Structural Position Representations)\index{Structural Position Representations}\upcite{DBLP:conf/emnlp/WangTWS19a}。 通过对输入句子进行依存句法分析得到句法树,根据叶子结点在句法树中的深度来表示其绝对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对位置表示的思想计算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parinterval 人们在使用机器翻译系统时需要评估系统输出结果的质量。这个过程也被称作机器翻译译文质量评价,简称为{\small\sffamily\bfseries{译文质量评价}}\index{译文质量评价}(Quality Evaluation of Translation)\index{Quality Evaluation of Translation}。在机器翻译的发展进程中,译文质量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论在系统研发的反复迭代中,还是在诸多的机器翻译应用场景中,都存在大量的译文质量评价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译文质量评价,机器翻译也不会发展成今天的样子。比如,本世纪初研究人员提出了译文质量自动评价方法BLEU\upcite{DBLP:conf/acl/PapineniRWZ02}。该方法使得机器系统的评价变得自动、快速、便捷,而且评价过程可以重复。正是由于BLEU等自动评价方法的提出,机器翻译研究人员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译文质量的评价结果,加速系统研发的进程。
\parinterval 人们在使用机器翻译系统时需要评估系统输出结果的质量。这个过程也被称作机器翻译译文质量评价,简称为{\small\sffamily\bfseries{译文质量评价}}\index{译文质量评价}(Quality Evaluation of Translation)\index{Quality Evaluation of Translation}。在机器翻译的发展进程中,译文质量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论在系统研发的反复迭代中,还是在诸多的机器翻译应用场景中,都存在大量的译文质量评价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译文质量评价,机器翻译也不会发展成今天的样子。比如,本世纪初研究人员提出了译文质量自动评价方法{\small\sffamily\bfseries{BLEU}}\index{BLEU}(Bilingual Evaluation Understudy)\index{Bilingual Evaluation Understudy}\upcite{DBLP:conf/acl/PapineniRWZ02}。该方法使得机器系统的评价变得自动、快速、便捷,而且评价过程可以重复。正是由于BLEU等自动评价方法的提出,机器翻译研究人员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译文质量的评价结果,加速系统研发的进程。
\item 译文质量的多角度评价。章节内主要介绍的几种经典方法如BLEU、TER、METEOR等,大都是从某个单一的角度计算机器译文和参考答案的相似性,如何对译文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ref{Evaluation method of Multi Strategy fusion}节中介绍的多策略融合评价方法就可以看作是一种多角度评价方法,其思想是将各种评价方法下的译文得分通过某种方式进行组合,从而实现对译文的综合评价。译文质量多角度评价的另一种思路则是直接将BLEU、TER、Meteor等多种指标看做是某种特征,使用分类\upcite{kulesza2004learning,corston2001machine}、回归\upcite{albrecht2008regression}、排序\upcite{duh2008ranking}等机器学习手段形成一种综合度量。此外,也有相关工作专注于多等级的译文质量评价,使用聚类算法将大致译文按其质量分为不同等级,并对不同质量等级的译文按照不同权重组合几种不同的评价方法\upcite{chen2015multi}。
\parinterval 在得到${\bm\pi}^K=\frac{\partial L}{\partial{\mathbi{s}}^K}$之后,下一步的目标是:1)计算损失函数$ L $相对于第$ K-1$层与输出层之间连接权重${\mathbi{W}}^K $的梯度;2)计算损失函数$ L $相对于神经网络第$ K-1$层输出结果${\mathbi{h}}^{K-1}$的梯度。这部分内容如图\ref{fig:9-5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