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项目
群组
代码片段
帮助
当前项目
正在载入...
登录 / 注册
切换导航面板
M
mtbookv2
概览
Overview
Details
Activity
Cycle Analytics
版本库
Repository
Files
Commits
Branches
Tags
Contributors
Graph
Compare
Charts
问题
0
Issues
0
列表
Board
标记
里程碑
合并请求
0
Merge Requests
0
CI / CD
CI / CD
流水线
作业
日程表
图表
维基
Wiki
代码片段
Snippets
成员
Collapse sidebar
Close sidebar
活动
图像
聊天
创建新问题
作业
提交
Issue Boards
Open sidebar
NiuTrans
mtbookv2
Commits
b933017c
Commit
b933017c
authored
Aug 26, 2020
by
曹润柘
Browse files
Options
Browse Files
Download
Email Patches
Plain Diff
label bug fix.tex
parent
7fe6379a
隐藏空白字符变更
内嵌
并排
正在显示
1 个修改的文件
包含
43 行增加
和
44 行删除
+43
-44
Chapter6/chapter6.tex
+43
-44
没有找到文件。
Chapter6/chapter6.tex
查看文件 @
b933017c
...
...
@@ -85,7 +85,7 @@
\parinterval
因此,IBM模型2抛弃了对
$
\textrm
{
P
}
(
a
_
j|a
_
1
^{
j
-
1
}
,s
_
1
^{
j
-
1
}
,m,
\mathbf
{
t
}
)
$
服从均匀分布的假设。IBM模型2认为词对齐是有倾向性的,它要与源语单词的位置和目标语单词的位置有关。具体来说,对齐位置
$
a
_
j
$
的生成概率与位置
$
j
$
、源语句子长度
$
m
$
和译文长度
$
l
$
有关,形式化表述为:
\begin{eqnarray}
\textrm
{
P
}
(a
_
j|a
_
1
^{
j-1
}
,s
_
1
^{
j-1
}
,m,
\mathbf
{
t
}
)
\equiv
a(a
_
j|j,m,l)
\label
{
eq:6-1
-1
}
\label
{
eq:6-1
}
\end{eqnarray}
%----------------------------------------------
\begin{figure}
[htp]
...
...
@@ -98,19 +98,19 @@
\parinterval
这里还用
{
\chapterthree
}
中的例子(图
\ref
{
fig:6-4-a
}
)来进行说明j。在模型1中,``桌子''对齐到译文四个位置上的单词的概率是一样的。但在模型2中,``桌子''对齐到``table''被形式化为
$
a
(
a
_
j |j,m,l
)=
a
(
3
|
2
,
3
,
3
)
$
,意思是对于源文位置2(
$
j
=
2
$
)的词,如果它的源语言和译文都是3个词(
$
l
=
3
,m
=
3
$
),对齐到目标语译文位置3(
$
a
_
j
=
3
$
)的概率是多少?因为
$
a
(
a
_
j|j,m,l
)
$
也是模型需要学习的参数,因此``桌子''对齐到不同目标语单词的概率也是不一样的。理想的情况下,通过
$
a
(
a
_
j|j,m,l
)
$
,``桌子''对齐到``table''应该得到更高的概率。
\parinterval
IBM模型2的其他假设均与模型1相同。把公式
$
\textrm
{
P
}
(
m|
\mathbf
{
t
}
)
\equiv\varepsilon
$
、
$
\textrm
{
P
}
(
s
_
j|a
_
1
^{
j
}
,s
_
1
^{
j
-
1
}
,m,
\mathbf
{
t
}
)
\equiv
f
(
s
_
j|t
_{
a
_
j
}
)
$
和
\ref
{
eq:6-1
-1
}
重新带入公式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mathbf
{
t
}
)=
\textrm
{
P
}
(
m|
\mathbf
{
t
}
)
\prod
_{
j
=
1
}^{
m
}{
\textrm
{
P
}
(
a
_
j|a
_
1
^{
j
-
1
}
,s
_
1
^{
j
-
1
}
,m,
\mathbf
{
t
}
)
\textrm
{
P
}
(
s
_
j|a
_
1
^{
j
}
,s
_
1
^{
j
-
1
}
,
}$
\\
${
m,
\mathbf
{
t
}
)
}$
和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t
}
)=
\sum
_{
\mathbf
{
a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mathbf
{
t
}
)
$
,可以得到IBM模型2的数学描述:
\parinterval
IBM模型2的其他假设均与模型1相同。把公式
$
\textrm
{
P
}
(
m|
\mathbf
{
t
}
)
\equiv\varepsilon
$
、
$
\textrm
{
P
}
(
s
_
j|a
_
1
^{
j
}
,s
_
1
^{
j
-
1
}
,m,
\mathbf
{
t
}
)
\equiv
f
(
s
_
j|t
_{
a
_
j
}
)
$
和
\ref
{
eq:6-1
}
重新带入公式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mathbf
{
t
}
)=
\textrm
{
P
}
(
m|
\mathbf
{
t
}
)
\prod
_{
j
=
1
}^{
m
}{
\textrm
{
P
}
(
a
_
j|a
_
1
^{
j
-
1
}
,s
_
1
^{
j
-
1
}
,m,
\mathbf
{
t
}
)
\textrm
{
P
}
(
s
_
j|a
_
1
^{
j
}
,s
_
1
^{
j
-
1
}
,
}$
\\
${
m,
\mathbf
{
t
}
)
}$
和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t
}
)=
\sum
_{
\mathbf
{
a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mathbf
{
t
}
)
$
,可以得到IBM模型2的数学描述:
\begin{eqnarray}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t
}
)
&
=
&
\sum
_{
\mathbf
{
a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mathbf
{
t
}
)
}
\nonumber
\\
&
=
&
\sum
_{
a
_
1=0
}^{
l
}{
\cdots
}
\sum
_{
a
_
m=0
}^{
l
}{
\varepsilon
}
\prod
_{
j=1
}^{
m
}{
a(a
_
j|j,m,l)f(s
_
j|t
_{
a
_
j
}
)
}
\label
{
eq:6-2
-1
}
\label
{
eq:6-2
}
\end{eqnarray}
\parinterval
类似于模型1,模型2的表达式
\ref
{
eq:6-2-1
}
也能被拆分为两部分进行理解。第一部分:遍历所有的
$
\mathbf
{
a
}$
;第二部分:对于每个
$
\mathbf
{
a
}$
累加对齐概率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mathbf
{
t
}
)
$
,即计算对齐概率
$
a
(
a
_
j|j,m,l
)
$
和词汇翻译概率
$
f
(
s
_
j|t
_{
a
_
j
}
)
$
对于所有源语言位置的乘积。
\parinterval
类似于模型1,模型2的表达式
\ref
{
{
eq:6-2
}
}
也能被拆分为两部分进行理解。第一部分:遍历所有的
$
\mathbf
{
a
}$
;第二部分:对于每个
$
\mathbf
{
a
}$
累加对齐概率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mathbf
{
t
}
)
$
,即计算对齐概率
$
a
(
a
_
j|j,m,l
)
$
和词汇翻译概率
$
f
(
s
_
j|t
_{
a
_
j
}
)
$
对于所有源语言位置的乘积。
\parinterval
同样的,模型2的解码及训练优化和模型1的十分相似,在此不再赘述,详细推导过程可以参看
{
\chapterthree
}
解码及计算优化这一小节,这里给出IBM模型2的最终表达式:
\begin{eqnarray}
\textrm
{
IBM模型2:
\ \ \ \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t
}
)
&
=
&
\varepsilon
\prod\limits
_{
j=1
}^{
m
}
\sum\limits
_{
i=0
}^{
l
}
a(i|j,m,l) f(s
_
j|t
_
i)
\label
{
eq:6-3
-1
}
\label
{
eq:6-3
}
\end{eqnarray}
...
...
@@ -120,35 +120,35 @@
\subsection
{
隐马尔可夫模型
}
\parinterval
IBM模型把翻译问题定义为对译文和词对齐同时进行生成的问题,模型翻译质量的好坏与词对齐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IBM模型1假设对齐概率仅依赖于译文长度,即对齐概率服从均匀分布;IBM模型2假设对齐概率与源语言、目标语言的句子长度以及源语言位置和目标语言位置相关。IBM模型2已经覆盖到了大部分的词对齐问题,但是该模型只考虑到了词语的绝对位置,并未考虑到相邻词语间的关系。图
\ref
{
fig:6-
4
}
展示了一个简单的实例,可以看到的是,汉语的每个词都被分配给了英语句子中的每一个单词,但是词语并不是任意分布在各个位置上的,而是倾向于生成簇。也就是说,如果源语言的两个词位置越近,它们的目标词在目标语言句子的位置也越近。
\parinterval
IBM模型把翻译问题定义为对译文和词对齐同时进行生成的问题,模型翻译质量的好坏与词对齐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IBM模型1假设对齐概率仅依赖于译文长度,即对齐概率服从均匀分布;IBM模型2假设对齐概率与源语言、目标语言的句子长度以及源语言位置和目标语言位置相关。IBM模型2已经覆盖到了大部分的词对齐问题,但是该模型只考虑到了词语的绝对位置,并未考虑到相邻词语间的关系。图
\ref
{
fig:6-
5
}
展示了一个简单的实例,可以看到的是,汉语的每个词都被分配给了英语句子中的每一个单词,但是词语并不是任意分布在各个位置上的,而是倾向于生成簇。也就是说,如果源语言的两个词位置越近,它们的目标词在目标语言句子的位置也越近。
%----------------------------------------------
\begin{figure}
[htp]
\centering
\input
{
./Chapter6/Figures/figure-zh-en-sentence-alignment
}
\caption
{
汉译英句对及对齐
}
\label
{
fig:6-
4
}
\label
{
fig:6-
5
}
\end{figure}
%----------------------------------------------
\parinterval
因此,基于HMM的词对齐模型抛弃了IBM模型1-2的绝对位置假设,将一阶隐马尔可夫模型用于单词对齐问题。HMM词对齐模型认为,词语与词语之间并不是毫无联系的,对齐概率应该取决于对齐位置的差异而不是本身词语所在的位置。具体来说,位置
$
j
$
的对齐概率
$
a
_
j
$
与前一个位置
$
j
-
1
$
的对齐位置
$
a
_{
j
-
1
}$
和译文长度
$
l
$
有关,形式化的表述为:
\begin{eqnarray}
\textrm
{
P
}
(a
_{
j
}
|a
_{
1
}^{
j-1
}
,s
_{
1
}^{
j-1
}
,m,
\mathbf
{
t
}
)=
\textrm
{
P
}
(a
_{
j
}
|a
_{
j-1
}
,l)
\label
{
eq:6-4
-1
}
\label
{
eq:6-4
}
\end{eqnarray}
\parinterval
这里用图
\ref
{
fig:6-
4
}
的例子对公式进行说明。在IBM模型1-2中,词语的对齐都是与单词所在的绝对位置有关。但在HMM词对齐模型中,``你''对齐到``you''被形式化为
$
\textrm
{
P
}
(
a
_{
j
}
|a
_{
j
-
1
}
,l
)=
P
(
5
|
4
,
5
)
$
,意思是对于源文位置
$
3
(
j
=
3
)
$
的词,如果它的目标译文是5个词,上一个对齐位置是
$
4
(
a
_{
2
}
=
4
)
$
,对齐到目标语译文位置
$
5
(
a
_{
j
}
=
5
)
$
的概率是多少?理想的情况下,通过
$
\textrm
{
P
}
(
a
_{
j
}
|a
_{
j
-
1
}
,l
)
$
,``你''对齐到``you''应该得到更高的概率,并且由于源语词``对''和``你''距离很近,因此其对应的对齐位置``with''和``you''的距离也应该很近。
\parinterval
这里用图
\ref
{
fig:6-
5
}
的例子对公式进行说明。在IBM模型1-2中,词语的对齐都是与单词所在的绝对位置有关。但在HMM词对齐模型中,``你''对齐到``you''被形式化为
$
\textrm
{
P
}
(
a
_{
j
}
|a
_{
j
-
1
}
,l
)=
P
(
5
|
4
,
5
)
$
,意思是对于源文位置
$
3
(
j
=
3
)
$
的词,如果它的目标译文是5个词,上一个对齐位置是
$
4
(
a
_{
2
}
=
4
)
$
,对齐到目标语译文位置
$
5
(
a
_{
j
}
=
5
)
$
的概率是多少?理想的情况下,通过
$
\textrm
{
P
}
(
a
_{
j
}
|a
_{
j
-
1
}
,l
)
$
,``你''对齐到``you''应该得到更高的概率,并且由于源语词``对''和``你''距离很近,因此其对应的对齐位置``with''和``you''的距离也应该很近。
\parinterval
因此,把公式
$
\textrm
{
P
}
(
s
_
j|a
_
1
^{
j
}
,s
_
1
^{
j
-
1
}
,m,
\mathbf
{
t
}
)
\equiv
f
(
s
_
j|t
_{
a
_
j
}
)
$
和
\ref
{
eq:6-4
-1
}
重新带入公式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mathbf
{
t
}
)=
\textrm
{
P
}
(
m|
\mathbf
{
t
}
)
$
\\
$
\prod
_{
j
=
1
}^{
m
}{
\textrm
{
P
}
(
a
_
j|a
_
1
^{
j
-
1
}
,s
_
1
^{
j
-
1
}
,m,
\mathbf
{
t
}
)
\textrm
{
P
}
(
s
_
j|a
_
1
^{
j
}
,s
_
1
^{
j
-
1
}
,m,
\mathbf
{
t
}
)
}$
和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t
}
)=
\sum
_{
\mathbf
{
a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mathbf
{
t
}
)
$
,可得HMM词对齐模型的数学描述:
\parinterval
因此,把公式
$
\textrm
{
P
}
(
s
_
j|a
_
1
^{
j
}
,s
_
1
^{
j
-
1
}
,m,
\mathbf
{
t
}
)
\equiv
f
(
s
_
j|t
_{
a
_
j
}
)
$
和
\ref
{
eq:6-4
}
重新带入公式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mathbf
{
t
}
)=
\textrm
{
P
}
(
m|
\mathbf
{
t
}
)
$
\\
$
\prod
_{
j
=
1
}^{
m
}{
\textrm
{
P
}
(
a
_
j|a
_
1
^{
j
-
1
}
,s
_
1
^{
j
-
1
}
,m,
\mathbf
{
t
}
)
\textrm
{
P
}
(
s
_
j|a
_
1
^{
j
}
,s
_
1
^{
j
-
1
}
,m,
\mathbf
{
t
}
)
}$
和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t
}
)=
\sum
_{
\mathbf
{
a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mathbf
{
t
}
)
$
,可得HMM词对齐模型的数学描述:
\begin{eqnarray}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t
}
)=
\sum
_{
\mathbf
{
a
}}{
\textrm
{
P
}
(m|
\mathbf
{
t
}
)
}
\prod
_{
j=1
}^{
m
}{
\textrm
{
P
}
(a
_{
j
}
|a
_{
j-1
}
,l)f(s
_{
j
}
|t
_{
a
_
j
}
)
}
\label
{
eq:6-5
-1
}
\label
{
eq:6-5
}
\end{eqnarray}
\parinterval
此外,为了使得HMM的对齐概率
$
\textrm
{
P
}
(
a
_{
j
}
|a
_{
j
-
1
}
,l
)
$
满足归一化的条件,这里还假设其对齐概率只取决于
$
a
_{
j
}
-
a
_{
j
-
1
}$
,即:
\begin{eqnarray}
\textrm
{
P
}
(a
_{
j
}
|a
_{
j-1
}
,l)=
\frac
{
\mu
(a
_{
j
}
-a
_{
j-1
}
)
}{
\sum
_{
i=1
}^{
l
}{
\mu
(i-a
_{
j-1
}
)
}}
\label
{
eq:6-6
-1
}
\label
{
eq:6-6
}
\end{eqnarray}
\noindent
其中,
$
\mu
(
\cdot
)
$
是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参数,可以通过训练得到。
...
...
@@ -173,14 +173,14 @@
\parinterval
这里将会给出另一个翻译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该模型把译文生成源文的过程分解为如下几个步骤:首先,确定每个目标语言单词生成源语言单词的个数,这里把它称为
{
\small\sffamily\bfseries
{
产出率
}}
\index
{
繁衍率
}
或
{
\small\sffamily\bfseries
{
产出率
}}
\index
{
产出率
}
(Fertility)
\index
{
Fertility
}
;其次,决定译文中每个单词生成的源语言单词都是什么,即决定生成的第一个源语言单词是什么,生成的第二个源语言单词是什么,以此类推。这样每个目标语单词就对应了一个源语言单词列表;最后把各组源语言单词列表中的每个单词都放置到合适的位置上,完成目标语言译文到源语言句子的生成。
\parinterval
对于句对
$
(
\mathbf
{
s
}
,
\mathbf
{
t
}
)
$
,令
$
\varphi
$
表示产出率,同时令
${
\tau
}$
表示每个目标语单词对应的源语言单词列表。图
{
\ref
{
fig:6-
5
}}
描述了一个英文句子生成中文句子的过程。首先,对于每个英语单词
$
t
_
i
$
决定它的产出率
$
\varphi
_{
i
}$
。比如``Scientists''的产出率是2,可表示为
${
\varphi
}_{
1
}
=
2
$
。这表明它会生成2个中文单词;其次,确定英文句子中每个单词生成的中文单词列表。比如``Scientists''生成``科学家''和``们''两个中文单词,可表示为
${
\tau
}_
1
=
\{
{
\tau
}_{
11
}
=
\textrm
{
``科学家''
}
,
{
\tau
}_{
12
}
=
\textrm
{
``们''
}$
。这里用特殊的空标记NULL表示翻译对空的情况;最后,把生成的所有中文单词放在合适的位置。比如``科学家''和``们''分别放在
$
\mathbf
{
s
}$
的位置1和位置2。可以用符号
$
\pi
$
记录生成的单词在源语言句子
$
\mathbf
{
s
}$
中的位置。比如``Scientists''生成的中文单词在
$
\mathbf
{
s
}$
中的位置表示为
${
\pi
}_{
1
}
=
\{
{
\pi
}_{
11
}
=
1
,
{
\pi
}_{
12
}
=
2
\}
$
。
\parinterval
对于句对
$
(
\mathbf
{
s
}
,
\mathbf
{
t
}
)
$
,令
$
\varphi
$
表示产出率,同时令
${
\tau
}$
表示每个目标语单词对应的源语言单词列表。图
{
\ref
{
fig:6-
6
}}
描述了一个英文句子生成中文句子的过程。首先,对于每个英语单词
$
t
_
i
$
决定它的产出率
$
\varphi
_{
i
}$
。比如``Scientists''的产出率是2,可表示为
${
\varphi
}_{
1
}
=
2
$
。这表明它会生成2个中文单词;其次,确定英文句子中每个单词生成的中文单词列表。比如``Scientists''生成``科学家''和``们''两个中文单词,可表示为
${
\tau
}_
1
=
\{
{
\tau
}_{
11
}
=
\textrm
{
``科学家''
}
,
{
\tau
}_{
12
}
=
\textrm
{
``们''
}$
。这里用特殊的空标记NULL表示翻译对空的情况;最后,把生成的所有中文单词放在合适的位置。比如``科学家''和``们''分别放在
$
\mathbf
{
s
}$
的位置1和位置2。可以用符号
$
\pi
$
记录生成的单词在源语言句子
$
\mathbf
{
s
}$
中的位置。比如``Scientists''生成的中文单词在
$
\mathbf
{
s
}$
中的位置表示为
${
\pi
}_{
1
}
=
\{
{
\pi
}_{
11
}
=
1
,
{
\pi
}_{
12
}
=
2
\}
$
。
%----------------------------------------------
\begin{figure}
[htp]
\centering
\input
{
./Chapter6/Figures/figure-probability-translation-process
}
\caption
{
基于产出率的翻译模型执行过程
}
\label
{
fig:6-
5
}
\label
{
fig:6-
6
}
\end{figure}
%----------------------------------------------
...
...
@@ -188,24 +188,24 @@
\parinterval
可以看出,一组
$
\tau
$
和
$
\pi
$
(记为
$
<
\tau
,
\pi
>
$
)可以决定一个对齐
$
\mathbf
{
a
}$
和一个源语句子
$
\mathbf
{
s
}$
。
\noindent
相反的,一个对齐
$
\mathbf
{
a
}$
和一个源语句子
$
\mathbf
{
s
}$
可以对应多组
$
<
\tau
,
\pi
>
$
。如图
\ref
{
fig:6-
6
}
所示,不同的
$
<
\tau
,
\pi
>
$
对应同一个源语言句子和词对齐。它们的区别在于目标语单词``Scientists''生成的源语言单词``科学家''和``们''的顺序不同。这里把不同的
$
<
\tau
,
\pi
>
$
对应到的相同的源语句子
$
\mathbf
{
s
}$
和对齐
$
\mathbf
{
a
}$
记为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
。因此计算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mathbf
{
t
}
)
$
时需要把每个可能结果的概率加起来,如下:
\noindent
相反的,一个对齐
$
\mathbf
{
a
}$
和一个源语句子
$
\mathbf
{
s
}$
可以对应多组
$
<
\tau
,
\pi
>
$
。如图
\ref
{
fig:6-
7
}
所示,不同的
$
<
\tau
,
\pi
>
$
对应同一个源语言句子和词对齐。它们的区别在于目标语单词``Scientists''生成的源语言单词``科学家''和``们''的顺序不同。这里把不同的
$
<
\tau
,
\pi
>
$
对应到的相同的源语句子
$
\mathbf
{
s
}$
和对齐
$
\mathbf
{
a
}$
记为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
。因此计算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mathbf
{
t
}
)
$
时需要把每个可能结果的概率加起来,如下:
\begin{equation}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mathbf
{
t
}
)=
\sum
_{{
<
\tau
,
\pi
>
}
\in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
\textrm
{
P
}
(
\tau
,
\pi
|
\mathbf
{
t
}
)
}
\label
{
eq:6-
1
}
\label
{
eq:6-
7
}
\end{equation}
\parinterval
不过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
中有多少个元素呢?通过图
\ref
{
fig:6-
5
}
中的例子,可以推出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
应该包含
$
\prod
_{
i
=
0
}^{
l
}{
\varphi
_
i
!
}$
个不同的二元组
$
<
\tau
,
\pi
>
$
。 这是因为在给定源语言句子和词对齐时,对于每一个
$
\tau
_
i
$
都有
$
\varphi
_{
i
}
!
$
种排列。
\parinterval
不过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
中有多少个元素呢?通过图
\ref
{
fig:6-
6
}
中的例子,可以推出
$
<
\mathbf
{
s
}
,
\mathbf
{
a
}
>
$
应该包含
$
\prod
_{
i
=
0
}^{
l
}{
\varphi
_
i
!
}$
个不同的二元组
$
<
\tau
,
\pi
>
$
。 这是因为在给定源语言句子和词对齐时,对于每一个
$
\tau
_
i
$
都有
$
\varphi
_{
i
}
!
$
种排列。
%----------------------------------------------
\begin{figure}
[htp]
\centering
\input
{
./Chapter6/Figures/figure-example-of-t-s-generate
}
\caption
{
不同
$
\tau
$
和
$
\pi
$
对应相同的源语言句子和词对齐的情况
}
\label
{
fig:6-
6
}
\label
{
fig:6-
7
}
\end{figure}
%----------------------------------------------
\parinterval
进一步,
$
\textrm
{
P
}
(
\tau
,
\pi
|
\mathbf
{
t
}
)
$
可以被表示如图
\ref
{
fig:6-
7
}
的形式。其中
$
\tau
_{
i
1
}^{
k
-
1
}$
表示
$
\tau
_{
i
1
}
\tau
_{
i
2
}
\cdots
\tau
_{
i
(
k
-
1
)
}$
,
$
\pi
_{
i
1
}^{
k
-
1
}$
表示
$
\pi
_{
i
1
}
\pi
_{
i
2
}
\cdots
\pi
_{
i
(
k
-
1
)
}$
。可以把图
\ref
{
fig:6-7
}
中的公式分为5个部分,并用不同的序号和颜色进行标注。每部分的具体含义是:
\parinterval
进一步,
$
\textrm
{
P
}
(
\tau
,
\pi
|
\mathbf
{
t
}
)
$
可以被表示如图
\ref
{
fig:6-
8
}
的形式。其中
$
\tau
_{
i
1
}^{
k
-
1
}$
表示
$
\tau
_{
i
1
}
\tau
_{
i
2
}
\cdots
\tau
_{
i
(
k
-
1
)
}$
,
$
\pi
_{
i
1
}^{
k
-
1
}$
表示
$
\pi
_{
i
1
}
\pi
_{
i
2
}
\cdots
\pi
_{
i
(
k
-
1
)
}$
。可以把图
\ref
{
fig:6-8
}
中的公式分为5个部分,并用不同的序号和颜色进行标注。每部分的具体含义是:
\begin{itemize}
\vspace
{
0.5em
}
...
...
@@ -226,7 +226,7 @@
\subsection
{
IBM 模型3
}
\parinterval
IBM模型3通过一些假设对图
\ref
{
fig:6-
7
}
所表示的基本模型进行了化简。具体来说,对于每个
$
i
\in
[
1
,l
]
$
,假设
$
\textrm
{
P
}
(
\varphi
_
i |
\varphi
_
1
^{
i
-
1
}
,
\mathbf
{
t
}
)
$
仅依赖于
$
\varphi
_
i
$
和
$
t
_
i
$
,
$
\textrm
{
P
}
(
\pi
_{
ik
}
|
\pi
_{
i
1
}^{
k
-
1
}
,
\pi
_
1
^{
i
-
1
}
,
\tau
_
0
^
l,
\varphi
_
0
^
l,
\mathbf
{
t
}
)
$
仅依赖于
$
\pi
_{
ik
}$
、
$
i
$
、
$
m
$
和
$
l
$
。而对于所有的
$
i
\in
[
0
,l
]
$
,假设
$
\textrm
{
P
}
(
\tau
_{
ik
}
|
\tau
_{
i
1
}^{
k
-
1
}
,
\tau
_
1
^{
i
-
1
}
,
\phi
_
0
^
l,
\mathbf
{
t
}
)
$
仅依赖于
$
\tau
_{
ik
}$
和
$
t
_
i
$
。形式化这些假设,可以得到:
\parinterval
IBM模型3通过一些假设对图
\ref
{
fig:6-
8
}
所表示的基本模型进行了化简。具体来说,对于每个
$
i
\in
[
1
,l
]
$
,假设
$
\textrm
{
P
}
(
\varphi
_
i |
\varphi
_
1
^{
i
-
1
}
,
\mathbf
{
t
}
)
$
仅依赖于
$
\varphi
_
i
$
和
$
t
_
i
$
,
$
\textrm
{
P
}
(
\pi
_{
ik
}
|
\pi
_{
i
1
}^{
k
-
1
}
,
\pi
_
1
^{
i
-
1
}
,
\tau
_
0
^
l,
\varphi
_
0
^
l,
\mathbf
{
t
}
)
$
仅依赖于
$
\pi
_{
ik
}$
、
$
i
$
、
$
m
$
和
$
l
$
。而对于所有的
$
i
\in
[
0
,l
]
$
,假设
$
\textrm
{
P
}
(
\tau
_{
ik
}
|
\tau
_{
i
1
}^{
k
-
1
}
,
\tau
_
1
^{
i
-
1
}
,
\phi
_
0
^
l,
\mathbf
{
t
}
)
$
仅依赖于
$
\tau
_{
ik
}$
和
$
t
_
i
$
。形式化这些假设,可以得到:
%----------------------------------------------
\begin{figure}
[htp]
...
...
@@ -234,24 +234,23 @@
\input
{
./Chapter6/Figures/figure-expression
}
\caption
{{$
\textrm
{
P
}
(
\tau
,
\pi
|t
)
$}
的详细表达式
}
\setlength
{
\belowcaptionskip
}{
-0.5em
}
\label
{
fig:6-
7
}
\label
{
fig:6-
8
}
\end{figure}
%----------------------------------------------
\begin{eqnarray}
\textrm
{
P
}
(
\varphi
_
i|
\varphi
_
1
^{
i-1
}
,
\mathbf
{
t
}
)
&
=
&{
\textrm
{
P
}
(
\varphi
_
i|t
_
i)
}
\label
{
eq:6-2
}
\\
\textrm
{
P
}
(
\tau
_{
ik
}
= s
_
j |
\tau
_{
i1
}^{
k-1
}
,
\tau
_{
1
}^{
i-1
}
,
\varphi
_
0
^
t,
\mathbf
{
t
}
)
&
=
&
t(s
_
j|t
_
i)
\label
{
eq:6-3
}
\\
\textrm
{
P
}
(
\pi
_{
ik
}
= j |
\pi
_{
i1
}^{
k-1
}
,
\pi
_{
1
}^{
i-1
}
,
\tau
_{
0
}^{
l
}
,
\varphi
_{
0
}^{
l
}
,
\mathbf
{
t
}
)
&
=
&
d(j|i,m,l)
\label
{
eq:6-4
}
%\label{eq:3-49}
\textrm
{
P
}
(
\varphi
_
i|
\varphi
_
1
^{
i-1
}
,
\mathbf
{
t
}
)
&
=
&{
\textrm
{
P
}
(
\varphi
_
i|t
_
i)
}
\label
{
eq:6-8
}
\\
\textrm
{
P
}
(
\tau
_{
ik
}
= s
_
j |
\tau
_{
i1
}^{
k-1
}
,
\tau
_{
1
}^{
i-1
}
,
\varphi
_
0
^
t,
\mathbf
{
t
}
)
&
=
&
t(s
_
j|t
_
i)
\label
{
eq:6-9
}
\\
\textrm
{
P
}
(
\pi
_{
ik
}
= j |
\pi
_{
i1
}^{
k-1
}
,
\pi
_{
1
}^{
i-1
}
,
\tau
_{
0
}^{
l
}
,
\varphi
_{
0
}^{
l
}
,
\mathbf
{
t
}
)
&
=
&
d(j|i,m,l)
\label
{
eq:6-10
}
\end{eqnarray}
\parinterval
通常把
$
d
(
j|i,m,l
)
$
称为扭曲度函数。这里
$
\textrm
{
P
}
(
\varphi
_
i|
\varphi
_
1
^{
i
-
1
}
,
\mathbf
{
t
}
)=
{
\textrm
{
P
}
(
\varphi
_
i|t
_
i
)
}$
和
${
\textrm
{
P
}
(
\pi
_{
ik
}
=
j|
\pi
_{
i
1
}^{
k
-
1
}
,
}$
$
\pi
_{
1
}^{
i
-
1
}
,
\tau
_
0
^
l,
\varphi
_
0
^
l,
\mathbf
{
t
}
)=
d
(
j|i,m,l
)
$
仅对
$
1
\le
i
\le
l
$
成立。这样就完成了图
\ref
{
fig:6-
7
}
中第1、 3和4部分的建模。
\parinterval
通常把
$
d
(
j|i,m,l
)
$
称为扭曲度函数。这里
$
\textrm
{
P
}
(
\varphi
_
i|
\varphi
_
1
^{
i
-
1
}
,
\mathbf
{
t
}
)=
{
\textrm
{
P
}
(
\varphi
_
i|t
_
i
)
}$
和
${
\textrm
{
P
}
(
\pi
_{
ik
}
=
j|
\pi
_{
i
1
}^{
k
-
1
}
,
}$
$
\pi
_{
1
}^{
i
-
1
}
,
\tau
_
0
^
l,
\varphi
_
0
^
l,
\mathbf
{
t
}
)=
d
(
j|i,m,l
)
$
仅对
$
1
\le
i
\le
l
$
成立。这样就完成了图
\ref
{
fig:6-
8
}
中第1、 3和4部分的建模。
\parinterval
对于
$
i
=
0
$
的情况需要单独进行考虑。实际上,
$
t
_
0
$
只是一个虚拟的单词。它要对应
$
\mathbf
{
s
}$
中原本为空对齐的单词。这里假设要等其他非空对应单词都被生成(放置)后,才考虑这些空对齐单词的生成(放置)。即非空对单词都被生成后,在那些还有空的位置上放置这些空对的源语单词。此外,在任何的空位置上放置空对的源语单词都是等概率的,即放置空对齐源语言单词服从均匀分布。这样在已经放置了
$
k
$
个空对齐源语言单词的时候,应该还有
$
\varphi
_
0
-
k
$
个空位置。如果第
$
i
$
个位置为空,那么
$
\textrm
{
P
}
(
\pi
_{
0
k
}
=
i|
\pi
_{
01
}^{
k
-
1
}
,
\pi
_
1
^
l,
\tau
_
0
^
l,
\varphi
_
0
^
l,
\mathbf
{
t
}
)=
\frac
{
1
}{
\varphi
_
0
-
k
}$
,否则
$
\textrm
{
P
}
(
\pi
_{
0
k
}
=
i|
\pi
_{
01
}^{
k
-
1
}
,
\pi
_
1
^
l,
\tau
_
0
^
l,
\varphi
_
0
^
l,
\mathbf
{
t
}
)=
0
$
。这样对于
$
t
_
0
$
所对应的
$
\tau
_
0
$
,就有
{
\begin{eqnarray}
\prod
_{
k=1
}^{
\varphi
_
0
}{
\textrm
{
P
}
(
\pi
_{
0k
}
|
\pi
_{
01
}^{
k-1
}
,
\pi
_{
1
}^{
l
}
,
\tau
_{
0
}^{
l
}
,
\varphi
_{
0
}^{
l
}
,
\mathbf
{
t
}
)
}
=
\frac
{
1
}{
\varphi
_{
0
}
!
}
\label
{
eq:6-
5
}
\label
{
eq:6-
11
}
\end{eqnarray}
}
\parinterval
而上面提到的
$
t
_
0
$
所对应的这些空位置是如何生成的呢?即如何确定哪些位置是要放置空对齐的源语言单词。在IBM模型3中,假设在所有的非空对齐源语言单词都被生成出来后(共
$
\varphi
_
1
+
\varphi
_
2
+
\cdots
{
\varphi
}_
l
$
个非空对源语单词),这些单词后面都以
$
p
_
1
$
概率随机地产生一个``槽''用来放置空对齐单词。这样,
${
\varphi
}_
0
$
就服从了一个二项分布。于是得到
...
...
@@ -261,10 +260,10 @@
\varphi
_
1+
\varphi
_
2+
\cdots
\varphi
_
l
\\
\varphi
_
0
\\
\end{array}
\big
)p
_
0
^{
\varphi
_
1+
\varphi
_
2+
\cdots
\varphi
_
l-
\varphi
_
0
}
p
_
1
^{
\varphi
_
0
}
\label
{
eq:6-
6
}
\label
{
eq:6-
12
}
\end{eqnarray}
}
\noindent
其中,
$
p
_
0
+
p
_
1
=
1
$
。到此为止,我们完成了图
\ref
{
fig:6-
7
}
中第2和5部分的建模。最终根据这些假设可以得到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t
}
)
$
的形式:
\noindent
其中,
$
p
_
0
+
p
_
1
=
1
$
。到此为止,我们完成了图
\ref
{
fig:6-
8
}
中第2和5部分的建模。最终根据这些假设可以得到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t
}
)
$
的形式:
{
\begin{eqnarray}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t
}
)
}&
=
&{
\sum
_{
a
_
1=0
}^{
l
}{
\cdots
}
\sum
_{
a
_
m=0
}^{
l
}{
\Big
[
\big
(
\begin{array}
{
c
}
...
...
@@ -272,16 +271,16 @@ m-\varphi_0\\
\varphi
_
0
\\
\end{array}
\big
)
}
p
_
0
^{
m-2
\varphi
_
0
}
p
_
1
^{
\varphi
_
0
}
\prod
_{
i=1
}^{
l
}{{
\varphi
_
i
}
!n(
\varphi
_
i|t
_
i)
}}
\nonumber
\\
&
&
\times
{
\prod
_{
j=1
}^{
m
}{
t(s
_
j|t
_{
a
_
j
}
)
}
\times
\prod
_{
j=1,a
_
j
\neq
0
}^{
m
}{
d(j|a
_
j,m,l)
}}
\Big
]
\label
{
eq:6-
7
}
\label
{
eq:6-
13
}
\end{eqnarray}
}
\noindent
其中,
$
n
(
\varphi
_
i |t
_
i
)=
{
\textrm
{
P
}
(
\varphi
_
i|t
_
i
)
}$
表示产出率的分布。这里的约束条件为,
{
\begin{eqnarray}
\sum
_{
s
}
t(s|t)
&
=
&
1
\label
{
eq:6-
8
}
\\
\sum
_{
j
}
d(j|i,m,l)
&
=
&
1
\label
{
eq:6-
9
}
\\
\sum
_{
\varphi
}
n(
\varphi
|t)
&
=
&
1
\label
{
eq:6-1
0
}
\\
p
_
0+p
_
1
&
=
&
1
\label
{
eq:6-1
1
}
\sum
_{
s
}
t(s|t)
&
=
&
1
\label
{
eq:6-
14
}
\\
\sum
_{
j
}
d(j|i,m,l)
&
=
&
1
\label
{
eq:6-
15
}
\\
\sum
_{
\varphi
}
n(
\varphi
|t)
&
=
&
1
\label
{
eq:6-1
6
}
\\
p
_
0+p
_
1
&
=
&
1
\label
{
eq:6-1
7
}
\end{eqnarray}
}
...
...
@@ -298,11 +297,11 @@ p_0+p_1 & = & 1 \label{eq:6-11}
\centering
\input
{
./Chapter6/Figures/figure-word-alignment
}
\caption
{
词对齐的汉译英句对及独立单词cept.的位置
}
\label
{
fig:6-
8
}
\label
{
fig:6-
9
}
\end{figure}
%----------------------------------------------
\parinterval
为了更清楚的阐述,这里引入新的术语
\ \dash
\
{
\small\bfnew
{
概念单元
}}
\index
{
概念单元
}
或
{
\small\bfnew
{
概念
}}
\index
{
概念
}
(Concept)
\index
{
Concept
}
。词对齐可以被看作概念之间的对应。这里的概念是指具有独立语法或语义功能的一组单词。依照Brown等人的表示方法
\cite
{
Peter1993The
}
,可以把概念记为cept.。每个句子都可以被表示成一系列的cept.。这里要注意的是,源语言句子中的cept.数量不一定等于目标句子中的cept.数量。因为有些cept. 可以为空,因此可以把那些空对的单词看作空cept.。比如,在图
\ref
{
fig:6-
8
}
的实例中,``了''就对应一个空cept.。
\parinterval
为了更清楚的阐述,这里引入新的术语
\ \dash
\
{
\small\bfnew
{
概念单元
}}
\index
{
概念单元
}
或
{
\small\bfnew
{
概念
}}
\index
{
概念
}
(Concept)
\index
{
Concept
}
。词对齐可以被看作概念之间的对应。这里的概念是指具有独立语法或语义功能的一组单词。依照Brown等人的表示方法
\cite
{
Peter1993The
}
,可以把概念记为cept.。每个句子都可以被表示成一系列的cept.。这里要注意的是,源语言句子中的cept.数量不一定等于目标句子中的cept.数量。因为有些cept. 可以为空,因此可以把那些空对的单词看作空cept.。比如,在图
\ref
{
fig:6-
9
}
的实例中,``了''就对应一个空cept.。
\parinterval
在IBM模型的词对齐框架下,目标语的cept.只能是那些非空对齐的目标语单词,而且每个cept.只能由一个目标语单词组成(通常把这类由一个单词组成的cept.称为独立单词cept.)。这里用
$
[
i
]
$
表示第
$
i
$
个独立单词cept.在目标语言句子中的位置。换句话说,
$
[
i
]
$
表示第
$
i
$
个非空对的目标语单词的位置。比如在本例中``mind''在
$
\mathbf
{
t
}$
中的位置表示为
$
[
3
]
$
。
...
...
@@ -311,13 +310,13 @@ p_0+p_1 & = & 1 \label{eq:6-11}
\parinterval
利用这些新引进的概念,模型4对模型3的扭曲度进行了修改。主要是把扭曲度分解为两类参数。对于
$
[
i
]
$
对应的源语言单词列表(
$
\tau
_{
[
i
]
}$
)中的第一个单词(
$
\tau
_{
[
i
]
1
}$
),它的扭曲度用如下公式计算:
\begin{equation}
\textrm
{
P
}
(
\pi
_{
[i]1
}
=j|
{
\pi
}_
1
^{
[i]-1
}
,
{
\tau
}_
0
^
l,
{
\varphi
}_
0
^
l,
\mathbf
{
t
}
)=d
_{
1
}
(j-
{
\odot
}_{
i-1
}
|A(t
_{
[i-1]
}
),B(s
_
j))
\label
{
eq:6-1
2
}
\label
{
eq:6-1
8
}
\end{equation}
\noindent
其中,译文的第
$
i
$
个单词生成的第
$
k
$
个源语单词在源语言句子中的位置用变量
$
\pi
_{
ik
}$
表示。而对于列表(
$
\tau
_{
[
i
]
}$
)中的其他的单词(
$
\tau
_{
[
i
]
k
}
,
1
< k
\le
\varphi
[
i
]
$
)的扭曲度计算,进行如下计算
\begin{equation}
\textrm
{
P
}
(
\pi
_{
[i]k
}
=j|
{
\pi
}_{
[i]1
}^{
k-1
}
,
\pi
_
1
^{
[i]-1
}
,
\tau
_
0
^
l,
\varphi
_
0
^
l,
\mathbf
{
t
}
)=d
_{
>1
}
(j-
\pi
_{
[i]k-1
}
|B(s
_
j))
\label
{
eq:6-1
3
}
\label
{
eq:6-1
9
}
\end{equation}
\parinterval
这里的函数
$
A
(
\cdot
)
$
和函数
$
B
(
\cdot
)
$
分别把目标语言和源语言的单词影射到单词的词类。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要减小参数空间的大小,另一方面是要减小数据的稀疏程度。词类信息通常可以通过外部工具得到,比如Brown聚类等。另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单词直接映射为它的词性。这样可以直接用现在已经非常成熟的词性标注工具解决问题。
...
...
@@ -332,14 +331,14 @@ p_0+p_1 & = & 1 \label{eq:6-11}
\subsection
{
IBM 模型5
}
\parinterval
模型3和模型4并不是``准确''的模型。这两个模型会把一部分概率分配给一些根本就不存在的句子。这个问题被称作IBM模型3和模型4的
{
\small\bfnew
{
缺陷
}}
\index
{
缺陷
}
(Deficiency)
\index
{
Deficiency
}
。说的具体一些,模型3和模型4 中并没有这样的约束:如果已经放置了某个源语言单词的位置不能再放置其他单词,也就是说句子的任何位置只能放置一个词,不能多也不能少。由于缺乏这个约束,模型3和模型4中在所有合法的词对齐上概率和不等于1。 这部分缺失的概率被分配到其他不合法的词对齐上。举例来说,如图
\ref
{
fig:6-
9
}
所示,``吃 早饭''和``have breakfast''之间的合法词对齐用直线表示 。但是在模型3和模型4中, 在它们上的概率和为
$
0
.
9
<
1
$
。 损失掉的概率被分配到像5和6这样的对齐上了(红色)。虽然IBM模型并不支持一对多的对齐,但是模型3和模型4把概率分配给这些``不合法''的词对齐上,因此也就产生所谓的Deficiency问题。
\parinterval
模型3和模型4并不是``准确''的模型。这两个模型会把一部分概率分配给一些根本就不存在的句子。这个问题被称作IBM模型3和模型4的
{
\small\bfnew
{
缺陷
}}
\index
{
缺陷
}
(Deficiency)
\index
{
Deficiency
}
。说的具体一些,模型3和模型4 中并没有这样的约束:如果已经放置了某个源语言单词的位置不能再放置其他单词,也就是说句子的任何位置只能放置一个词,不能多也不能少。由于缺乏这个约束,模型3和模型4中在所有合法的词对齐上概率和不等于1。 这部分缺失的概率被分配到其他不合法的词对齐上。举例来说,如图
\ref
{
fig:6-
10
}
所示,``吃 早饭''和``have breakfast''之间的合法词对齐用直线表示 。但是在模型3和模型4中, 在它们上的概率和为
$
0
.
9
<
1
$
。 损失掉的概率被分配到像5和6这样的对齐上了(红色)。虽然IBM模型并不支持一对多的对齐,但是模型3和模型4把概率分配给这些``不合法''的词对齐上,因此也就产生所谓的Deficiency问题。
%----------------------------------------------
\begin{figure}
[htp]
\centering
\input
{
./Chapter6/Figures/figure-word-alignment
&
probability-distribution-in-ibm-model-3
}
\caption
{
IBM模型3的词对齐及概率分配
}
\label
{
fig:6-
9
}
\label
{
fig:6-
10
}
\end{figure}
%----------------------------------------------
...
...
@@ -347,14 +346,14 @@ p_0+p_1 & = & 1 \label{eq:6-11}
\begin{eqnarray}
\textrm
{
P
}
(
\pi
_{
[i]1
}
= j |
\pi
_
1
^{
[i]-1
}
,
\tau
_
0
^
l,
\varphi
_
0
^
l,
\mathbf
{
t
}
)
&
=
&
d
_
1(v
_
j|B(s
_
j), v
_{
\odot
_{
i-1
}}
, v
_
m-(
\varphi
_{
[i]
}
-1))
\cdot
\nonumber
\\
&
&
(1-
\delta
(v
_
j,v
_{
j-1
}
))
\label
{
eq:6-
14
}
\label
{
eq:6-
20
}
\end{eqnarray}
\parinterval
对于其他单词(
$
\tau
_{
[
i
]
k
}$
,
$
1
< k
\le\varphi
_{
[
i
]
}$
),有:
\begin{eqnarray}
&
&
\textrm
{
P
}
(
\pi
_{
[i]k
}
=j|
\pi
_{
[i]1
}^{
k-1
}
,
\pi
_
1
^{
[i]-1
}
,
\tau
_
0
^
l,
\varphi
_
0
^
l,
\mathbf
{
t
}
)
\nonumber
\\
&
=
&
d
_{
>1
}
(v
_
j-v
_{
\pi
_{
[i]k-1
}}
|B(s
_
j), v
_
m-v
_{
\pi
_{
[i]k-1
}}
-
\varphi
_{
[i]
}
+k)
\cdot
(1-
\delta
(v
_
j,v
_{
j-1
}
))
\label
{
eq:6-
15
}
\label
{
eq:6-
20
}
\end{eqnarray}
\noindent
这里,因子
$
1
-
\delta
(
v
_
i, v
_{
i
-
1
}
)
$
是用来判断第
$
i
$
个位置是不是为空。如果第
$
i
$
个位置为空则
$
v
_
i
=
v
_{
i
-
1
}$
,这样
$
\textrm
{
P
}
(
\pi
_{
[
i
]
1
}
=
i|
\pi
_
1
^{
[
i
]-
1
}
,
\tau
_
0
^
l,
\varphi
_
0
^
l,
\mathbf
{
t
}
)
=
0
$
。这样就从模型上避免了模型3和模型4中生成不存在的字符串的问题。这里还要注意的是,对于放置第一个单词的情况,影响放置的因素有
$
v
_
i
$
,
$
B
(
s
_
i
)
$
和
$
v
_{
i
-
1
}$
。此外还要考虑在
$
i
$
位置放置了第一个单词以后它的右边是不是还有足够的位置留给剩下的
$
k
-
1
$
个单词。参数
$
v
_
m
-(
\varphi
_{
[
i
]
}
-
1
)
$
正是为了考虑这个因素,这里
$
v
_
m
$
表示整个源语言句子中还有多少空位置,
$
\varphi
_{
[
i
]
}
-
1
$
表示
$
i
$
位置右边至少还要留出的空格数。对于放置非第一个单词的情况,主要是要考虑它和前一个放置位置的相对位置。这主要体现在参数
$
v
_
i
-
v
_{
\varphi
_{
[
i
]
}
k
-
1
}$
上。式
\ref
{
eq:6-15
}
的其他部分都可以用上面的理论解释,这里不再赘述。
...
...
@@ -401,13 +400,13 @@ p_0+p_1 & = & 1 \label{eq:6-11}
\parinterval
``缺陷''问题是指翻译模型会把一部分概率分配给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源语言字符串。如果用
$
\textrm
{
P
}
(
\textrm
{
well
}
|
\mathbf
{
t
}
)
$
表示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t
}
)
$
在所有的正确的(可以理解为语法上正确的)
$
\mathbf
{
s
}$
上的和,即
\begin{eqnarray}
\textrm
{
P
}
(
\textrm
{
well
}
|
\mathbf
{
t
}
)=
\sum
_{
\mathbf
{
s
}
\textrm
{
\;
is
\;
well
\;
formed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t
}
)
}
\label
{
eq:6-22
-new
}
\label
{
eq:6-22
}
\end{eqnarray}
\parinterval
类似地,用
$
\textrm
{
P
}
(
\textrm
{
ill
}
|
\mathbf
{
t
}
)
$
表示
$
\textrm
{
P
}
(
\mathbf
{
s
}
|
\mathbf
{
t
}
)
$
在所有的错误的(可以理解为语法上错误的)
$
\mathbf
{
s
}$
上的和。如果
$
\textrm
{
P
}
(
\textrm
{
well
}
|
\mathbf
{
t
}
)+
\textrm
{
P
}
(
\textrm
{
ill
}
|
\mathbf
{
t
}
)
<
1
$
,就把剩余的部分定义为
$
\textrm
{
P
}
(
\textrm
{
failure
}
|
\mathbf
{
t
}
)
$
。它的形式化定义为,
\begin{eqnarray}
\textrm
{
P
}
(
{
\textrm
{
failure
}
|
\mathbf
{
t
}}
) = 1 -
\textrm
{
P
}
(
{
\textrm
{
well
}
|
\mathbf
{
t
}}
) -
\textrm
{
P
}
(
{
\textrm
{
ill
}
|
\mathbf
{
t
}}
)
\label
{
eq:6-23
-new
}
\label
{
eq:6-23
}
\end{eqnarray}
\parinterval
本质上,模型3和模型4就是对应
$
\textrm
{
P
}
(
{
\textrm
{
failure
}
|
\mathbf
{
t
}}
)
>
0
$
的情况。这部分概率是模型损失掉的。有时候也把这类``缺陷''问题称为Technical Deficiency。还有一种``缺陷''问题被称作Spiritually Deficiency,它是指
$
\textrm
{
P
}
(
{
\textrm
{
well
}
|
\mathbf
{
t
}}
)
+
\textrm
{
P
}
(
{
\textrm
{
ill
}
|
\mathbf
{
t
}}
)
=
1
$
且
$
\textrm
{
P
}
(
{
\textrm
{
ill
}
|
\mathbf
{
t
}}
)
>
0
$
的情况。模型1和模型2就有Spiritually Deficiency的问题。可以注意到,Technical Deficiency只存在于模型3和模型4中,模型1和模型2并没有Technical Deficiency问题。根本原因是模型1和模型2的词对齐是从源语言出发对应到目标语言,
$
\mathbf
{
t
}$
到
$
\mathbf
{
s
}$
的翻译过程实际上是从单词
$
s
_
1
$
开始到单词
$
s
_
m
$
结束,依次把每个源语言单词
$
s
_
j
$
对应到唯一一个目标语言位置。显然,这个过程能够保证每个源语言单词仅对应一个目标语言单词。但是,模型3和模型4中对齐是从目标语言出发对应到源语言,
$
\mathbf
{
t
}$
到
$
\mathbf
{
s
}$
的翻译过程从
$
t
_
1
$
开始
$
t
_
l
$
结束,依次把目标语言单词
$
t
_
i
$
生成的单词对应到某个源语言位置上。但是这个过程不能保证
$
t
_
i
$
中生成的单词所对应的位置没有被其他已经完成对齐的目标语单词所生成的某个源语言单词对应过,因此也就产生了``缺陷''问题。
...
...
编写
预览
Markdown
格式
0%
重试
或
添加新文件
添加附件
取消
您添加了
0
人
到此讨论。请谨慎行事。
请先完成此评论的编辑!
取消
请
注册
或者
登录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