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it ee8caff1 by zengxin

10 11 12编辑反馈

parent e0bd139b
......@@ -82,7 +82,7 @@
\draw [->,thick] ([yshift=3em]s6.north) -- ([yshift=4em]s6.north) -- ([yshift=4em]t1.north) node [pos=0.5,fill=green!30,inner sep=2pt] (c1) {\scriptsize{表示$\mathbi{C}_1$}} -- ([yshift=3em]t1.north) ;
\draw [->,thick] ([yshift=3em]s5.north) -- ([yshift=5.3em]s5.north) -- ([yshift=5.3em]t2.north) node [pos=0.5,fill=green!30,inner sep=2pt] (c2) {\scriptsize{表示$\mathbi{C}_2$}} -- ([yshift=3em]t2.north) ;
\draw [->,thick] ([yshift=3.5em]s3.north) -- ([yshift=6.6em]s3.north) -- ([yshift=6.6em]t4.north) node [pos=0.5,fill=green!30,inner sep=2pt] (c3) {\scriptsize{表示$\mathbi{C}_i$}} -- ([yshift=3.5em]t4.north) ;
\draw [->,thick] ([yshift=3.5em]s3.north) -- ([yshift=6.6em]s3.north) -- ([yshift=6.6em]t4.north) node [pos=0.5,fill=green!30,inner sep=2pt] (c3) {\scriptsize{表示$\mathbi{C}_j$}} -- ([yshift=3.5em]t4.north) ;
\node [anchor=north] (smore) at ([yshift=3.5em]s3.north) {...};
\node [anchor=north] (tmore) at ([yshift=3.5em]t4.north) {...};
......
......@@ -230,7 +230,7 @@ NMT & 21.7 & 18.7 & -13.7 \\
\rule{0pt}{15pt} \parbox{12em}{统计机器翻译 } &神经机器翻译\\ \hline
\rule{0pt}{13pt} 基于离散空间的表示模型 &基于连续空间的表示模型 \\
\rule{0pt}{13pt} NLP问题的隐含结构假设 &无隐含结构假设,端到端学习 \\
\rule{0pt}{13pt} 特征工程为主 &无显性特征,但需要设计网络 \\
\rule{0pt}{13pt} 特征工程为主 &不需要特征工程,但需要设计网络 \\
\rule{0pt}{13pt} 特征、规则的存储耗资源 &模型存储相对小,但计算量大 \\
\end{tabular}
\end{table}
......@@ -239,7 +239,7 @@ NMT & 21.7 & 18.7 & -13.7 \\
\begin{itemize}
\vspace{0.5em}
\item 分布式连续空间表示模型,能捕获更多隐藏信息。神经机器翻译与统计机器翻译最大的区别在于对语言文字串的表示方法。在统计机器翻译中,所有词串本质上都是由更小的词串(短语、规则)组合而成,也就是统计机器翻译模型利用了词串之间的组合性来表示更大的词串。统计机器翻译使用多个特征描述翻译结果,但是其仍然对应着离散的字符串的组合,因此可以把模型对问题的表示空间看做是由一个离散结构组成的集合。在神经机器翻译中,词串的表示已经被神经网络转化为多维实数向量,而且也不依赖任何的可组合性假设等其他假设来刻画离散的语言结构,从这个角度说,所有的词串分别对应了一个连续空间上的点(比如,对应多维实数空间中一个点)。这样,模型可以更好地进行优化,而且对未见样本有更好的泛化能力。此外,基于连续可微函数的机器学习算法已经相对完备,可以很容易地对问题进行建模和优化。
\item 连续空间表示模型,能捕获更多隐藏信息。神经机器翻译与统计机器翻译最大的区别在于对语言文字串的表示方法。在统计机器翻译中,所有词串本质上都是由更小的词串(短语、规则)组合而成,也就是统计机器翻译模型利用了词串之间的组合性来表示更大的词串。统计机器翻译使用多个特征描述翻译结果,但是其仍然对应着离散的字符串的组合,因此可以把模型对问题的表示空间看做是由一个离散结构组成的集合。在神经机器翻译中,词串的表示已经被神经网络转化为多维实数向量,而且也不依赖任何的可组合性假设等其他假设来刻画离散的语言结构,从这个角度说,所有的词串分别对应了一个连续空间上的点(比如,对应多维实数空间中一个点)。这样,模型可以更好地进行优化,而且对未见样本有更好的泛化能力。此外,基于连续可微函数的机器学习算法已经相对完备,可以很容易地对问题进行建模和优化。
\vspace{0.5em}
\item 不含隐含结构假设,端到端学习对问题建模更加直接。传统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会对问题进行隐含结构假设。比如,进行翻译时,统计机器翻译会假设翻译过程由短语的拼装完成。这些假设可以大大化简问题的复杂度,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约束条件,并且错误的隐含假设往往会导致建模错误。神经机器翻译是一种端到端模型,它并不依赖任何隐含结构假设。这样,模型并不会受到错误的隐含结构的引导。从某种意义上说,端到端学习可以让模型更加“ 自由”地进行学习,因此往往可以学到很多传统认知上不容易理解或者不容易观测到的现象。
......@@ -248,7 +248,7 @@ NMT & 21.7 & 18.7 & -13.7 \\
\item 不需要特征工程,特征学习更加全面。经典的统计机器翻译可以通过判别式模型引入任意特征,不过这些特征需要人工设计,因此这个过程也被称为特征工程。特征工程依赖大量的人工,特别是对不同语种、不同场景的翻译任务,所采用的特征可能不尽相同,这也使得设计有效的特征成为了统计机器翻译时代最主要的工作之一。但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思维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人工设计的特征可能不全面,甚至会遗漏一些重要的翻译现象。神经机器翻译并不依赖任何人工特征的设计,或者说它的特征都隐含在分布式表示中。这些“特征”都是自动学习得到的,因此神经机器翻译并不会受到人工思维的限制,学习到的特征将问题描述得更全面。
\vspace{0.5em}
\item 模型结构统一,存储消耗更小。统计机器翻译系统依赖于很多模块,比如词对齐、短语(规则)表和目标语言模型等等,因为所有的信息(如$n$-gram)都是离散化表示的,因此模型需要消耗大量的存储资源。同时,由于系统模块较多,开发的难度也较大。神经机器翻译的模型都是用神经网络进行表示,模型参数大多是实数矩阵,因此存储资源的消耗很小。而且神经网络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和调试,系统搭建的代价相对较低。实际上,由于模型体积小,神经机器翻译也非常合适于离线小设备上的翻译任务。
\item 模型结构统一,存储相对更小。统计机器翻译系统依赖于很多模块,比如词对齐、短语(规则)表和目标语言模型等等,因为所有的信息(如$n$-gram)都是离散化表示的,因此模型需要消耗大量的存储资源。同时,由于系统模块较多,开发的难度也较大。神经机器翻译的模型都是用神经网络进行表示,模型参数大多是实数矩阵,因此存储资源的消耗很小。而且神经网络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和调试,系统搭建的代价相对较低。实际上,由于模型体积小,神经机器翻译也非常合适于离线小设备上的翻译任务。
\vspace{0.5em}
\end{itemize}
......@@ -407,7 +407,7 @@ NMT & 21.7 & 18.7 & -13.7 \\
\subsection{建模}
\label{sec:10.3.1}
\parinterval 同大多数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一样,神经机器翻译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描述文字序列,称为序列表示问题。例如,处理语音数据、文本数据都可以被看作是典型的序列表示问题。如果把一个序列看作一个时序上的一系列变量,不同时刻的变量之间往往是存在相关性的。也就是说,一个时序中某个时刻变量的状态会依赖其他时刻变量的状态,即上下文的语境信息。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有一个句子,但是最后的单词被擦掉了,如何猜测被擦掉的单词是什么?
\parinterval 同大多数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一样,神经机器翻译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描述文字序列,称为序列表示问题。例如,语音数据、文本数据的处理问题都可以被看作经典的序列表示问题。如果把一个序列看作一个时序上的一系列变量,不同时刻的变量之间往往是存在相关性的。也就是说,一个时序中某个时刻变量的状态会依赖其他时刻变量的状态,即上下文的语境信息。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有一个句子,但是最后的单词被擦掉了,如何猜测被擦掉的单词是什么?
\vspace{0.8em}
\centerline{中午\ \ 吃饭\ \ \ \ \ \ \ 下午\ 篮球\ \ \ 现在\ \ 饿\ \ \ \underline{\quad \quad \quad}}
......@@ -439,7 +439,7 @@ NMT & 21.7 & 18.7 & -13.7 \\
\end{figure}
%----------------------------------------------
\parinterval 从数学模型上看,神经机器翻译模型与统计机器翻译的目标是一样的:在给定源语言句子$\seq{x}$的情况下,找出翻译概率最大的目标语言译文$\hat{\seq{y}}$,其计算如下式:
\parinterval 从数学模型上看,神经机器翻译模型与统计机器翻译模型的目标是一样的:在给定源语言句子$\seq{x}$的情况下,找出翻译概率最大的目标语言译文$\hat{\seq{y}}$,其计算如下式:
\vspace{-1em}
\begin{eqnarray}
\hat{\seq{{y}}} &=& \argmax_{\seq{{y}}} \funp{P} (\seq{{y}} | \seq{{x}})
......@@ -701,7 +701,7 @@ $\funp{P}({y_j | \mathbi{s}_{j-1} ,y_{j-1},\mathbi{C}})$由Softmax实现,Softm
\parinterval 显然,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所使用的表示模型还比较“弱”。因此需要一个更强大的表示模型,在生成目标语言单词时能够有选择地获取源语言句子中更有用的部分。更准确的说,对于要生成的目标语言单词,相关性更高的源语言片段应该在源语言句子的表示中体现出来,而不是将所有的源语言单词一视同仁。在神经机器翻译中引入注意力机制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upcite{bahdanau2014neural,DBLP:journals/corr/LuongPM15}。实际上,除了机器翻译,注意力机制也被成功地应用于图像处理、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其他任务。也正是注意力机制的引入,使得包括机器翻译在内很多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得到了飞跃发展。
\parinterval 神经机器翻译中的注意力机制并不复杂。对于每个目标语言单词$y_j$,系统生成一个源语言表示向量$\mathbi{C}_j$与之对应,$\mathbi{C}_j$会包含生成$y_j$所需的源语言的信息,或者说$\mathbi{C}_j$是一种包含目标语言单词与源语言单词对应关系的源语言表示。相比用一个静态的表示$\mathbi{C}$,注意机制使用的是动态的表示$\mathbi{C}_j$$\mathbi{C}_j$也被称作对于目标语言位置$j${\small\bfnew{上下文向量}}\index{上下文向量}(Context Vector\index{Context Vector})。图\ref{fig:10-18}对比了未引入注意力机制和引入了注意力机制的编码器- 解码器结构。可以看出,在注意力模型中,对于每一个目标语言单词的生成,都会额外引入一个单独的上下文向量参与运算。
\parinterval 神经机器翻译中的注意力机制并不复杂。对于每个目标语言单词$y_j$,系统生成一个源语言表示向量$\mathbi{C}_j$与之对应,$\mathbi{C}_j$会包含生成$y_j$所需的源语言的信息,或者说$\mathbi{C}_j$是一种包含目标语言单词与源语言单词对应关系的源语言表示。不同于用一个静态的表示$\mathbi{C}$,注意机制使用的是动态的表示$\mathbi{C}_j$$\mathbi{C}_j$也被称作对于目标语言位置$j${\small\bfnew{上下文向量}}\index{上下文向量}(Context Vector\index{Context Vector})。图\ref{fig:10-18}对比了未引入注意力机制和引入了注意力机制的编码器- 解码器结构。可以看出,在注意力模型中,对于每一个目标语言单词的生成,都会额外引入一个单独的上下文向量参与运算。
%----------------------------------------------
\begin{figure}[htp]
......@@ -940,7 +940,7 @@ a (\mathbi{s},\mathbi{h}) &=& \left\{ \begin{array}{ll}
\subsubsection{1. 损失函数}
\parinterval 神经机器翻译在目标端的每个位置都会输出一个概率分布,表示这个位置上不同单词出现的可能性。设计损失函数时,需要知道当前位置输出的分布相比于标准答案的“差异”。对于这个问题,常用的是交叉熵损失函数。令$\hat{\mathbi{y}}$ 表示机器翻译模型输出的分布, $\mathbi{y}$ 表示标准答案,则交叉熵损失可以被定义为:
\parinterval 神经机器翻译在目标端的每个位置都会输出一个概率分布,表示这个位置上不同单词出现的可能性。设计损失函数时,需要知道当前位置输出的分布相比于标准答案的“差异”。在神经机器翻译中,常用的损失函数是交叉熵损失函数。令$\hat{\mathbi{y}}$ 表示机器翻译模型输出的分布, $\mathbi{y}$ 表示标准答案,则交叉熵损失可以被定义为:
\begin{eqnarray}
L_{\textrm{ce}}(\hat{\mathbi{y}},\mathbi{y}) &=& - \sum_{k=1}^{|V|} \hat{\mathbi{y}}[k] \textrm{log} (\mathbi{y}[k])
\label{eq:10-25}
......@@ -991,7 +991,7 @@ L(\widehat{\mathbi{Y}},\mathbi{Y}) &=& \sum_{j=1}^n L_{\textrm{ce}}(\hat{\mathbi
%\vspace{0.5em}
\parinterval 公式\eqref{eq:10-24}展示了最基本的优化策略,也被称为标准的SGD优化器。实际上,训练神经机器翻译模型时,还有非常多的优化器可以选择,在{\chapternine}也有详细介绍,本章介绍的循环神经网络考虑使用Adam优化器\upcite{kingma2014adam}。 Adam 通过对梯度的{\small\bfnew{一阶矩估计}}\index{一阶矩估计}(First Moment Estimation)\index{First Moment Estimation}{\small\bfnew{二阶矩估计}}\index{二阶矩估计}(Second Moment Estimation)\index{Second Moment Estimation}进行综合考虑,计算出更新步长。
\parinterval 通常,Adam收敛地比较快,不同任务基本上可以使用一套配置进行优化,虽性能不算差,但很难达到最优效果。相反,SGD虽能通过在不同的数据集上进行调整,来达到最优的结果,但是收敛速度慢。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优化器。若需要快速得到模型的初步结果,选择Adam较为合适,若是需要在一个任务上得到最优的结果,选择SGD更为合适。
\parinterval 通常,Adam收敛地比较快,不同任务基本上可以使用一套配置进行优化,虽性能不算差,但很难达到最优效果。相反,SGD虽能通过在不同的数据集上进行调整,来达到最优的结果,但是收敛速度慢。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优化器。若需要快速得到模型的初步结果,选择Adam较为合适,若是需要在一个任务上得到最优的结果,选择SGD更为合适。
%----------------------------------------------------------------------------------------
% NEW SUBSUB-SECTION
......@@ -1068,7 +1068,7 @@ L(\widehat{\mathbi{Y}},\mathbi{Y}) &=& \sum_{j=1}^n L_{\textrm{ce}}(\hat{\mathbi
\caption{ 数据并行与模型并行优缺点对比}
\label{tab:10-9}
\begin{tabular}{l | p{12em} p{12em} }
&优点 &缺点 \\ \hline
并行方法 &优点 &缺点 \\ \hline
\rule{0pt}{15pt} 数据并行 &并行度高,理论上有多大的批次(Batch)就可以有多少个设备并行计算 &模型不能大于单个设备的极限 \\
\rule{0pt}{15pt} 模型并行 &可以对很大的模型进行运算 &只能有限并行,比如有多少层就有多少个设备 \\
\end{tabular}
......@@ -1079,7 +1079,7 @@ L(\widehat{\mathbi{Y}},\mathbi{Y}) &=& \sum_{j=1}^n L_{\textrm{ce}}(\hat{\mathbi
\begin{itemize}
\vspace{0.5em}
\item {\small\bfnew{数据并行}}。如果一台设备能完整放下一个神经机器翻译模型,那么数据并行可以把一个大批次均匀切分成$n$个小批次,然后分发到$n$个设备上并行计算,最后把结果汇总,相当于把运算时间变为原来的${1}/{n}$,数据并行的过程如图\ref{fig:10-27}所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多设备并行需要对数据在不同设备间传输,特别是多个GPU的情况,设备间传输的带宽十分有限,设备间传输数据往往会造成额外的时间消耗\upcite{xiao2017fast}。通常,数据并行的训练速度无法随着设备数量增加呈线性增长。不过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优秀的解决方案,比如采用多个设备的异步训练,但是这些内容已经超出本章的内容,因此这里不做过多讨论。
\item {\small\bfnew{数据并行}}。如果一台设备能完整放下一个神经机器翻译模型,那么数据并行可以把一个大批次均匀切分成$n$个小批次,然后分发到$n$个设备上并行计算,最后把结果汇总,相当于把运算时间变为原来的${1}/{n}$,数据并行的过程如图\ref{fig:10-27}所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多设备并行需要在不同设备间传输数据,特别是在多个GPU的情况下,设备间传输的带宽十分有限,设备间传输数据往往会造成额外的时间消耗\upcite{xiao2017fast}。通常,数据并行的训练速度无法随着设备数量增加呈线性增长。不过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优秀的解决方案,比如采用多个设备的异步训练,但是这些内容已经超出本章的内容,因此这里不做过多讨论。
%----------------------------------------------
\begin{figure}[htp]
......@@ -1144,7 +1144,7 @@ L(\widehat{\mathbi{Y}},\mathbi{Y}) &=& \sum_{j=1}^n L_{\textrm{ce}}(\hat{\mathbi
\label{eq:10-32}
\end{eqnarray}
\noindent 这里,$\{ \hat{y}_{j1},...,\hat{y}_{jk} \}$表示对于位置$j$翻译概率最大的前$k$个单词,$\{ \hat{\seq{{y}}}_{<j\ast} \}$表示前$j-1$步top-$k$单词组成的所有历史。${\hat{\seq{{y}}}_{<j\ast}}$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集合,里面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目标语言单词序列,这个序列是前面生成的一系列top-$k$单词的某种组成。$\funp{P}(y_j | \{ \hat{\seq{{y}}}_{<{j\ast}} \},\seq{{x}})$表示基于\{$ \hat{\seq{{y}}}_{<j\ast} $\}的某一条路径生成$y_j$的概率\footnote{严格来说,$ \funp{P} (y_j | {\hat{\seq{{y}}}_{<j\ast} })$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学表达,这里通过这种写法强调$y_j$是由\{$ \hat{\seq{{y}}}_{<j\ast} $\}中的某个译文单词序列作为条件生成的。}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束搜索,意思是搜索时始终考虑一个集束内的候选。
\noindent 这里,$\{ \hat{y}_{j1},...,\hat{y}_{jk} \}$表示对于位置$j$翻译概率最大的前$k$个单词,$\{ \hat{\seq{{y}}}_{<j\ast} \}$表示前$j-1$步top-$k$单词组成的所有历史。${\hat{\seq{{y}}}_{<j\ast}}$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集合,里面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目标语言单词序列,这个序列是前面生成的一系列top-$k$单词的某种组成。$\funp{P}(y_j | \{ \hat{\seq{{y}}}_{<{j\ast}} \},\seq{{x}})$表示基于\{$ \hat{\seq{{y}}}_{<j\ast} $\}的某一条路径生成$y_j$的概率\footnote{严格来说,$ \funp{P} (y_j | {\hat{\seq{{y}}}_{<j\ast} })$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学表达,公式\eqref{eq:10-32}通过这种写法强调$y_j$是由\{$ \hat{\seq{{y}}}_{<j\ast} $\}中的某个译文单词序列作为条件生成的。}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束搜索,意思是搜索时始终考虑一个集束内的候选。
\parinterval 不论是贪婪搜索还是束搜索都是一个自左向右的过程,也就是每个位置的处理需要等前面位置处理完才能执行。这是一种典型的{\small\bfnew{自回归模型}}\index{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index{Autoregressive Model},它通常用来描述时序上的随机过程,其中每一个时刻的结果对时序上其他部分的结果有依赖\upcite{Akaike1969autoregressive}。相对应的,也有{\small\bfnew{非自回归模型}}\index{非自回归模型}(Non-autoregressive Model)\index{Non-autoregressive Model},它消除了不同时刻结果之间的直接依赖\upcite{Gu2017NonAutoregressiveNM}。由于自回归模型是当今神经机器翻译主流的推断方法,这里仍以自回归的贪婪搜索和束搜索为基础进行讨论。
......
......@@ -53,14 +53,14 @@
\end{figure}
%----------------------------------------------
\parinterval\ref{fig:11-2}展示了一个标准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块,其中包括了卷积层、激活函数和池化层三个部分。本节将对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基本结构进行介绍。
\parinterval\ref{fig:11-2}展示了一个标准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其中包括了卷积层、激活函数和池化层三个部分。本节将对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基本结构进行介绍。
%----------------------------------------------
% 图2.
\begin{figure}[htp]
\centering
\input{./Chapter11/Figures/figure-standard-convolution-neural-network-module}
\caption{标准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块(卷积、激活函数、池化)}
\caption{标准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卷积、激活函数、池化)}
\label{fig:11-2}
\end{figure}
%----------------------------------------------
......@@ -201,7 +201,7 @@
\end{figure}
%----------------------------------------------
\vspace{-1em}
\parinterval 针对不定长序列,一种可行的方法是使用之前介绍过的循环神经网络进行信息提取,其本质也是基于权重共享的想法,在不同的时间步复用相同的循环神经网络单元进行处理。但是,循环神经网络最大的弊端在于每一时刻的计算都依赖于上一时刻的结果,因此只能对序列进行串行处理,无法充分利用硬件设备进行并行计算,导致效率相对较低。此外,在处理较长的序列时,这种串行的方式很难捕捉长距离的依赖关系。相比之下,卷积神经网络采用共享参数的方式处理固定大小窗口内的信息,且不同位置的卷积操作之间没有相互依赖,因此可以对序列进行高效地并行处理。同时,针对序列中距离较长的依赖关系,可以通过堆叠多层卷积层来扩大{\small\bfnew{感受野}}\index{感受野} (Receptive Field)\index{Receptive Field} ,这里感受野指能够影响神经元输出的原始输入数据区域的大小。图\ref{fig:11-9}对比了这两种结构,可以看出,为了捕捉$\mathbi{e}_2$$\mathbi{e}_8$ 之间的联系,串行结构需要顺序地进行6次操作,序列长度相关。而该卷积神经网络中,卷积操作每次对三个词进行计算,仅需要4层卷积计算就能得到$\mathbi{e}_2$$\mathbi{e}_8$之间的联系,其操作数和卷积核的大小相关,相比于串行的方式具有更短的路径和更少的非线性计算,更容易进行训练。因此,也有许多研究人员在许多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尝试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序列建模\upcite{Kim2014ConvolutionalNN,Santos2014DeepCN,Kalchbrenner2014ACN,DBLP:conf/naacl/Johnson015,DBLP:conf/naacl/NguyenG15}
\parinterval 针对不定长序列,一种可行的方法是使用之前介绍过的循环神经网络进行信息提取,其本质也是基于权重共享的想法,在不同的时间步复用相同的循环神经网络单元进行处理。但是,循环神经网络最大的弊端在于每一时刻的计算都依赖于上一时刻的结果,因此只能对序列进行串行处理,无法充分利用硬件设备进行并行计算,导致效率相对较低。此外,在处理较长的序列时,这种串行的方式很难捕捉长距离的依赖关系。相比之下,卷积神经网络采用共享参数的方式处理固定大小窗口内的信息,且不同位置的卷积操作之间没有相互依赖,因此可以对序列进行高效地并行处理。同时,针对序列中距离较长的依赖关系,可以通过堆叠多层卷积层来扩大{\small\bfnew{感受野}}\index{感受野} (Receptive Field)\index{Receptive Field} ,这里感受野指能够影响神经元输出的原始输入数据区域的大小。图\ref{fig:11-9}对比了这两种结构,可以看出,为了捕捉$\mathbi{e}_2$$\mathbi{e}_8$ 之间的联系,串行结构需要顺序地进行6次操作,操作次数与序列长度相关。而该卷积神经网络中,卷积操作每次对三个词进行计算,仅需要4层卷积计算就能得到$\mathbi{e}_2$$\mathbi{e}_8$之间的联系,其操作数和卷积核的大小相关,相比于串行的方式具有更短的路径和更少的非线性计算,更容易进行训练。因此,也有许多研究人员在许多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尝试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序列建模\upcite{Kim2014ConvolutionalNN,Santos2014DeepCN,Kalchbrenner2014ACN,DBLP:conf/naacl/Johnson015,DBLP:conf/naacl/NguyenG15}
\parinterval 区别于传统图像上的卷积操作,在面向序列的卷积操作中,卷积核只在序列这一维度进行移动,用来捕捉连续的多个词之间的特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单词通常由一个实数向量表示(词嵌入),因此可以将词嵌入的维度看作是卷积操作中的通道数。图\ref{fig:11-10}就是一个基于序列卷积的文本分类模型,模型的输入是维度大小为$m\times O $的句子表示,$m$表示句子长度,$O$表示卷积核通道数,其值等于词嵌入维度,模型使用多个不同(对应图中不同的颜色)的卷积核来对序列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了多个不同的特征序列。然后使用池化层降低表示维度,得到了一组和序列长度无关的特征表示。最后模型基于这组压缩过的特征表示,使用全连接网络和Softmax函数进行类别预测。在这过程中卷积层和池化层分别起到了特征提取和特征压缩的作用,将一个不定长的序列转化为一组固定大小的特征表示。
......@@ -319,7 +319,7 @@
\noindent 其中,$\sigma$为Sigmoid函数,$\otimes$为按位乘运算。Sigmoid将$\mathbi{B}$映射为0-1范围内的实数,用来充当门控。可以看到,门控卷积神经网络中核心部分就是$\sigma ( \mathbi{B} )$,通过这个门控单元来对卷积输出进行控制,确定保留哪些信息。同时,在梯度反向传播的过程中,这种机制使得不同层之间存在线性的通道,梯度传导更加简单,利于深层网络的训练。这种思想和\ref{sec:11.2.3}节将要介绍的残差网络也很类似。
\parinterval 在ConvS2S模型中,为了保证卷积操作之后的序列长度不变,需要对输入进行填充,这一点已经在之前的章节中讨论过了。因此,在编码器每一次卷积操作前,需要对序列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做相应的填充(如图\ref{fig:11-14}左侧部分)。而在解码器中,由于需要训练和解码的一致性,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不能使用未来的信息,需要对未来信息进行屏蔽,也就是屏蔽掉当前译文单词右侧的译文信息。从实践角度来看,只需要对解码器输入序列的头部填充$K-1$ 个空元素,其中$K$为卷积核的宽度(图\ref{fig:11-15}展示了卷积核宽度$K$=3时,解码器对输入序列的填充情况,图中三角形表示卷积操作)。
\parinterval 在ConvS2S模型中,为了保证卷积操作之后的序列长度不变,需要对输入进行填充,这一点已经在之前的章节中讨论过了。因此,在编码器每一次卷积操作前,需要对序列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做相应的填充(如图\ref{fig:11-14}左侧部分)。而在解码器中,由于需要训练和解码保持一致,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不能使用未来的信息,需要对未来信息进行屏蔽,也就是屏蔽掉当前译文单词右侧的译文信息。从实践角度来看,只需要对解码器输入序列的头部填充$K-1$ 个空元素,其中$K$为卷积核的宽度(图\ref{fig:11-15}展示了卷积核宽度$K$=3时,解码器对输入序列的填充情况,图中三角形表示卷积操作)。
%----------------------------------------------
% 图14-2.
......@@ -460,7 +460,7 @@
\subsection{深度可分离卷积}
\label{sec:11.3.1}
\parinterval 根据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到卷积神经网络容易用于局部检测和处理位置不变的特征。对于特定的表达,比如地点、情绪等,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能达到不错的识别效果,因此它常被用在文本分类中\upcite{Kalchbrenner2014ACN,Kim2014ConvolutionalNN,DBLP:conf/naacl/Johnson015,DBLP:conf/acl/JohnsonZ17}。不过机器翻译所面临的情况更复杂,除了局部句子片段信息,研究人员还希望模型能够捕获句子结构、语义等信息。虽然单层卷积神经网络在文本分类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upcite{Kim2014ConvolutionalNN},但是神经机器翻译等任务仍然需要有效的卷积神经网络。随着深度可分离卷积在机器翻译中的探索\upcite{Kaiser2018DepthwiseSC},更高效的网络结构被设计出来,获得了比ConvS2S模型更好的性能。
\parinterval 根据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到卷积神经网络用于局部检测和处理位置不变的特征。对于特定的表达,比如地点、情绪等,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能达到不错的识别效果,因此它常被用在文本分类中\upcite{Kalchbrenner2014ACN,Kim2014ConvolutionalNN,DBLP:conf/naacl/Johnson015,DBLP:conf/acl/JohnsonZ17}。不过机器翻译所面临的情况更复杂,除了局部句子片段信息,研究人员还希望模型能够捕获句子结构、语义等信息。虽然单层卷积神经网络在文本分类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upcite{Kim2014ConvolutionalNN},但是神经机器翻译等任务仍然需要有效的卷积神经网络。随着深度可分离卷积在机器翻译中的探索\upcite{Kaiser2018DepthwiseSC},更高效的网络结构被设计出来,获得了比ConvS2S模型更好的性能。
%----------------------------------------------
% 图17.
......
......@@ -25,7 +25,7 @@
循环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是两种经典的神经网络结构,在机器翻译中进行应用也是较为自然的想法。但是,这些模型在处理文字序列时也有问题:它们对序列中不同位置之间的依赖关系的建模并不直接。以卷积神经网络为例,如果要对长距离依赖进行描述,需要多层卷积操作,而且不同层之间信息传递也可能有损失,这些都限制了模型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描述文字序列,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Transformer。Transformer并不依赖任何循环单元或者卷积单元,而是使用一种被称作自注意力网络的结构来对序列进行表示。自注意力可以非常高效的描述任意距离之间的依赖关系,因此非常适合处理语言文字序列。Transformer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现在已经成为了机器翻译中最先进的架构之一。本章将会对Transformer的基本结构和实现技术进行介绍。这部分知识也会在本书的前沿部分({\chapterthirteen}$\sim${\chaptereighteen})中大量使用。
为了更好地描述文字序列,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Transformer。Transformer并不依赖任何循环单元或者卷积单元,而是使用一种被称作自注意力网络的结构来对序列进行表示。自注意力机制可以非常高效的描述任意距离之间的依赖关系,因此非常适合处理语言文字序列。Transformer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现在已经成为了机器翻译中最先进的架构之一。本章将会对Transformer的基本结构和实现技术进行介绍。这部分知识也会在本书的前沿部分({\chapterthirteen}$\sim${\chaptereighteen})中大量使用。
%----------------------------------------------------------------------------------------
% NEW SECTION 12.1
......@@ -68,7 +68,7 @@
\begin{figure}[htp]
\centering
\input{./Chapter12/Figures/figure-example-of-self-attention-mechanism-calculation}
\caption{自注意力计算实例}
\caption{自注意力机制的计算实例}
\label{fig:12-3}
\end{figure}
%----------------------------------------------
......@@ -361,7 +361,7 @@
\begin{itemize}
\vspace{0.5em}
\item {\small\bfnew{句长补全掩码}}\index{句长补全掩码}(Padding Mask\index{Padding Mask})。在批量处理多个样本时(训练或解码),由于要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输入进行批次化处理,而每个批次内序列的长度不一样,为了方便对批次内序列进行矩阵表示,需要进行对齐操作,即在较短的序列后面填充0来占位(padding操作)。而这些填充的位置没有意义,不参与注意力机制的计算,因此,需要进行掩码 操作,屏蔽其影响。
\item {\small\bfnew{句长补全掩码}}\index{句长补全掩码}(Padding Mask\index{Padding Mask})。在批量处理多个样本时(训练或解码),由于要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输入进行批次化处理,而每个批次内序列的长度不一样,为了方便对批次内序列进行矩阵表示,需要进行对齐操作,即在较短的序列后面填充0来占位(padding操作)。而这些填充0的位置没有实际意义,不参与注意力机制的计算,因此,需要进行掩码 操作,屏蔽其影响。
\vspace{0.5em}
\item {\small\bfnew{未来信息掩码}}\index{未来信息掩码}(Future Mask\index{Future Mask})。对于解码器来说,由于在预测的时候是自左向右进行的,即第$t$时刻解码器的输出只能依赖于$t$时刻之前的输出。且为了保证训练解码一致,避免在训练过程中观测到目标语言端每个位置未来的信息,因此需要对未来信息进行屏蔽。具体的做法是:构造一个上三角值全为-inf的Mask矩阵,也就是说,在解码器计算中,在当前位置,通过未来信息掩码把序列之后的信息屏蔽掉了,避免了$t$ 时刻之后的位置对当前的计算产生影响。图\ref{fig:12-13}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实例。
......@@ -471,7 +471,7 @@
\section{训练}
\parinterval 与前面介绍的神经机器翻译模型的训练一样,Transformer的训练流程为:首先对模型进行初始化,然后在编码器输入包含结束符的源语言单词序列。前面已经介绍过,解码器每个位置单词的预测都要依赖已经生成的序列。在解码器输入包含起始符号的目标语言序列,通过起始符号预测目标语言的第一个单词,用真实的目标语言的第一个单词去预测第二个单词,以此类推,然后用真实的目标语言序列和预测的结果比较,计算它的损失。Transformer使用了交叉熵损失函数,损失越小说明模型的预测越接近真实输出。然后利用反向传播来调整模型中的参数。由于Transformer 将任意时刻输入信息之间的距离拉近为1,摒弃了RNN中每一个时刻的计算都要基于前一时刻的计算这种具有时序性的训练方式,因此Transformer中训练的不同位置可以并行化训练,大大提高了训练效率。
\parinterval 与前面介绍的神经机器翻译模型的训练一样,Transformer的训练流程为:首先对模型进行初始化,然后在编码器输入包含结束符的源语言单词序列。前面已经介绍过,解码器每个位置单词的预测都要依赖已经生成的序列。在解码器输入包含起始符号的目标语言序列,通过起始符号预测目标语言的第一个单词,用真实的目标语言的第一个单词去预测第二个单词,以此类推,然后用真实的目标语言序列和预测的结果比较,计算它的损失。Transformer使用了交叉熵损失函数,损失越小说明模型的预测越接近真实输出。然后利用反向传播来调整模型中的参数。由于Transformer 将任意时刻输入信息之间的距离拉近为1,摒弃了RNN中每一个时刻的计算都要基于前一时刻的计算这种具有时序性的训练方式,因此Transformer中训练的不同位置可以并行化训练,大大提高了训练效率。
%----------------------------------------------
%\begin{figure}[htp]
......@@ -522,9 +522,9 @@ lrate &=& d_{\textrm{model}}^{-0.5} \cdot \textrm{min} (\textrm{step}^{-0.5} , \
\end{figure}
%----------------------------------------------
\vspace{0.5em}
\item {\small\bfnew{Dropout}}\index{Dropout}\upcite{JMLR:v15:srivastava14a}:由于Transformer模型网络结构较为复杂,会导致过度拟合训练数据,从而对未见数据的预测结果变差。这种现象也被称作过拟合。为了避免这种现象,Transformer加入了Dropout操作。Transformer中这四个地方用到了Dropout:词嵌入和位置编码、残差连接、注意力操作和前馈神经网络。Dropout比例通常设置为$0.1$
\item {\small\bfnew{Dropout}}\index{Dropout}\upcite{JMLR:v15:srivastava14a}:由于Transformer模型网络结构较为复杂,会导致过度拟合训练数据,从而对未见数据的预测结果变差。这种现象也被称作过拟合。为了避免这种现象,Transformer加入了Dropout操作。Transformer中这四个地方用到了Dropout:词嵌入和位置编码、残差连接、注意力操作和前馈神经网络。Dropout比例通常设置为$0.1$
\vspace{0.5em}
\item {\small\bfnew{标签平滑}}\index{标签平滑}(Label Smoothing)\index{Label Smoothing}\upcite{Szegedy_2016_CVPR}:在计算损失的过程中,需要用预测概率去拟合真实概率。在分类任务中,往往使用One-hot向量代表真实概率,即真实答案位置那一维对应的概率为1,其余维为0,而拟合这种概率分布会造成两个问题:1)无法保证模型的泛化能力,容易造成过拟合;2) 1和0概率鼓励所属类别和其他类别之间的差距尽可能加大,会造成模型过于相信预测的类别。因此Transformer里引入标签平滑来缓解这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给正确答案以外的类别分配一定的概率,而不是采用非0即1的概率。这样,可以学习一个比较平滑的概率分布,从而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
\item {\small\bfnew{标签平滑}}\index{标签平滑}(Label Smoothing)\index{Label Smoothing}\upcite{Szegedy_2016_CVPR}:在计算损失的过程中,需要用预测概率去拟合真实概率。在分类任务中,往往使用One-hot向量代表真实概率,即真实答案所在位置那一维对应的概率为1,其余维为0,而拟合这种概率分布会造成两个问题:1)无法保证模型的泛化能力,容易造成过拟合;2) 1和0概率鼓励所属类别和其他类别之间的差距尽可能加大,会造成模型过于相信预测的类别。因此Transformer里引入标签平滑来缓解这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给正确答案以外的类别分配一定的概率,而不是采用非0即1的概率。这样,可以学习一个比较平滑的概率分布,从而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
\vspace{0.5em}
\end{itemize}
......@@ -548,7 +548,7 @@ lrate &=& d_{\textrm{model}}^{-0.5} \cdot \textrm{min} (\textrm{step}^{-0.5} , \
\caption{三种Transformer模型的对比}
\label{tab:12-3}
\begin{tabular}{l | l l l}
\multirow{2}{*}{系统} & \multicolumn{2}{c}{BLEU[\%]} & 模型参数量 \\
\multirow{2}{*}{模型} & \multicolumn{2}{c}{BLEU[\%]} & 模型参数量 \\
& EN-DE & EN-FR & \\ \hline
Transformer Base(6层) & 27.3 & 38.1 & 65$\times 10^{6}$ \\
Transformer Big(6层) & 28.4 & 41.8 & 213$\times 10^{6}$ \\
......@@ -592,7 +592,7 @@ Transformer Deep(48层) & 30.2 & 43.1 & 194$\times 10^
\item 近两年,有研究已经发现注意力机制可以捕捉一些语言现象\upcite{DBLP:journals/corr/abs-1905-09418},比如,在Transformer 的多头注意力机制中,不同头往往会捕捉到不同的信息,比如,有些头对低频词更加敏感,有些头更适合词意消歧,甚至有些头可以捕捉句法信息。此外,由于注意力机制增加了模型的复杂性,而且随着网络层数的增多,神经机器翻译中也存在大量的冗余,因此研发轻量的注意力模型也是具有实践意义的方向\upcite{Xiao2019SharingAW,DBLP:journals/corr/abs-1805-00631,Lin2020WeightDT,DBLP:conf/iclr/WuLLLH20,Kitaev2020ReformerTE}
\vspace{0.5em}
\item 神经机器翻译依赖成本较高的GPU设备,因此对模型的裁剪和加速也是很多系统研发人员所感兴趣的方向。比如,从工程上,可以考虑减少运算强度,比如使用低精度浮点数\upcite{Ott2018ScalingNM} 或者整数\upcite{DBLP:journals/corr/abs-1906-00532,Lin2020TowardsF8}进行计算,或者引入缓存机制来加速模型的推断\upcite{Vaswani2018Tensor2TensorFN};也可以通过对模型参数矩阵的剪枝来减小整个模型的体积\upcite{DBLP:journals/corr/SeeLM16}另一种方法是知识蒸馏\upcite{Hinton2015Distilling,kim-rush-2016-sequence}。 利用大模型训练小模型,这样往往可以得到比单独训练小模型更好的效果\upcite{DBLP:journals/corr/ChenLCL17}
\item 神经机器翻译依赖成本较高的GPU设备,因此对模型的裁剪和加速也是很多系统研发人员所感兴趣的方向。比如,从工程上,可以考虑减少运算强度,比如使用低精度浮点数\upcite{Ott2018ScalingNM} 或者整数\upcite{DBLP:journals/corr/abs-1906-00532,Lin2020TowardsF8}进行计算,或者引入缓存机制来加速模型的推断\upcite{Vaswani2018Tensor2TensorFN};也可以通过对模型参数矩阵的剪枝来减小整个模型的体积\upcite{DBLP:journals/corr/SeeLM16}还可以使用知识蒸馏\upcite{Hinton2015Distilling,kim-rush-2016-sequence}。 利用大模型训练小模型,这样往往可以得到比单独训练小模型更好的效果\upcite{DBLP:journals/corr/ChenLCL17}
\vspace{0.5em}
\item 随着Transformer 模型受到的关注增多,Transformer 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注意力网络也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但它存在很多不足,因此研究人员尝试设计更高效的操作来改进它。比如,利用动态卷积网络来替换编码器与解码器的自注意力网络,在保证推断效率的同时取得了和Transformer相当甚至略好的翻译性能\upcite{Wu2019PayLA};为了加速Transformer处理较长输入文本的效率,利用局部敏感哈希替换自注意力机制的Reformer模型也吸引了广泛的关注\upcite{Kitaev2020ReformerTE}。此外,在自注意力网络引入额外的编码信息能够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表示能力。比如,引入固定窗口大小的相对位置编码信息\upcite{Shaw2018SelfAttentionWR,Dai2019TransformerXLAL},或利用动态系统的思想从数据中学习特定的位置编码表示,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upcite{Liu2020LearningTE}。通过对Transformer模型中各层输出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人员发现Transformer自底向上各层网络依次聚焦于词级-语法级-语义级的表示\upcite{Jawahar2019WhatDB,li2020shallow},因此在底层的自注意力网络中引入局部编码信息有助于模型对局部特征的抽象\upcite{Yang2018ModelingLF,DBLP:journals/corr/abs-1904-03107}
\vspace{0.5em}
......
Markdown 格式
0%
您添加了 0 到此讨论。请谨慎行事。
请先完成此评论的编辑!
注册 或者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