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项目
群组
代码片段
帮助
当前项目
正在载入...
登录 / 注册
切换导航面板
M
mtbookv2
概览
Overview
Details
Activity
Cycle Analytics
版本库
Repository
Files
Commits
Branches
Tags
Contributors
Graph
Compare
Charts
问题
0
Issues
0
列表
Board
标记
里程碑
合并请求
0
Merge Requests
0
CI / CD
CI / CD
流水线
作业
日程表
图表
维基
Wiki
代码片段
Snippets
成员
Collapse sidebar
Close sidebar
活动
图像
聊天
创建新问题
作业
提交
Issue Boards
Open sidebar
NiuTrans
mtbookv2
Commits
52347bbd
Commit
52347bbd
authored
Jan 05, 2021
by
zengxin
Browse files
Options
Browse Files
Download
Plain Diff
合并分支 'zengxin' 到 'caorunzhe'
Zengxin 查看合并请求
!783
parents
06080e16
35c8bb91
全部展开
隐藏空白字符变更
内嵌
并排
正在显示
3 个修改的文件
包含
5 行增加
和
5 行删除
+5
-5
Chapter10/chapter10.tex
+0
-0
Chapter11/chapter11.tex
+4
-4
Chapter12/chapter12.tex
+1
-1
没有找到文件。
Chapter10/chapter10.tex
查看文件 @
52347bbd
差异被折叠。
点击展开。
Chapter11/chapter11.tex
查看文件 @
52347bbd
...
...
@@ -266,9 +266,9 @@
\subsection
{
位置编码
}
\label
{
sec:11.2.1
}
\parinterval
与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翻译模型类似,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翻译模型同样用词嵌入序列来表示输入序列,记为
$
\seq
{
w
}
=
\{\mathbi
{
w
}_
1
,
\mathbi
{
w
}_
2
,
...,
\mathbi
{
w
}_
m
\}
$
。序列
$
\seq
{
w
}$
是维度大小为
$
m
\times
d
$
的矩阵,第
$
i
$
个单词
$
\mathbi
{
w
}_
i
$
是维度为
$
d
$
的向量,其中
$
m
$
为序列长度,
$
d
$
为词嵌入向量维度。和循环神经网络不同的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需要对每个输入单词位置进行表示。这是由于,在卷积神经网络中,受限于卷积核的大小,单层的卷积神经网络只能捕捉序列局部的相对位置信息。虽然多层的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扩大感受野,但是对全局的位置表示并不充分。而相较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模型按时间步对输入的序列进行建模,这样间接的对位置信息进行了建模。而词序又是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重要信息,因此这里需要单独考虑。
\parinterval
与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翻译模型类似,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翻译模型同样用词嵌入序列来表示输入序列,记为
$
\seq
{
w
}
=
\{\mathbi
{
w
}_
1
,...,
\mathbi
{
w
}_
m
\}
$
。序列
$
\seq
{
w
}$
是维度大小为
$
m
\times
d
$
的矩阵,第
$
i
$
个单词
$
\mathbi
{
w
}_
i
$
是维度为
$
d
$
的向量,其中
$
m
$
为序列长度,
$
d
$
为词嵌入向量维度。和循环神经网络不同的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需要对每个输入单词位置进行表示。这是由于,在卷积神经网络中,受限于卷积核的大小,单层的卷积神经网络只能捕捉序列局部的相对位置信息。虽然多层的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扩大感受野,但是对全局的位置表示并不充分。而相较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模型按时间步对输入的序列进行建模,这样间接的对位置信息进行了建模。而词序又是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重要信息,因此这里需要单独考虑。
\parinterval
为了更好地引入序列的词序信息,该模型引入了位置编码
$
\seq
{
p
}
=
\{\mathbi
{
p
}_
1
,
\mathbi
{
p
}_
2
,...,
\mathbi
{
p
}_
m
\}
$
,其中
$
\mathbi
{
p
}_
i
$
的维度大小为
$
d
$
,一般和词嵌入维度相等,其中具体数值作为网络可学习的参数。简单来说,
$
\mathbi
{
p
}_
i
$
是一个可学习的参数向量,对应位置
$
i
$
的编码。这种编码的作用就是对位置信息进行表示,不同序列中的相同位置都对应一个唯一的位置编码向量。之后将词嵌入矩阵和位置编码进行相加,得到模型的输入序列
$
\seq
{
e
}
=
\{\mathbi
{
w
}_
1
+
\mathbi
{
p
}_
1
,
\mathbi
{
w
}_
2
+
\mathbi
{
p
}_
2
,...,
\mathbi
{
w
}_
m
+
\mathbi
{
p
}_
m
\}
$
。 也有研究人员发现卷积神经网络本身具备一定的编码位置信息的能力
\upcite
{
Islam2020HowMP
}
,而这里额外的位置编码模块可以被看作是对卷积神经网络位置编码能力的一种补充。
\parinterval
为了更好地引入序列的词序信息,该模型引入了位置编码
$
\seq
{
p
}
=
\{\mathbi
{
p
}_
1
,
...,
\mathbi
{
p
}_
m
\}
$
,其中
$
\mathbi
{
p
}_
i
$
的维度大小为
$
d
$
,一般和词嵌入维度相等,其中具体数值作为网络可学习的参数。简单来说,
$
\mathbi
{
p
}_
i
$
是一个可学习的参数向量,对应位置
$
i
$
的编码。这种编码的作用就是对位置信息进行表示,不同序列中的相同位置都对应一个唯一的位置编码向量。之后将词嵌入矩阵和位置编码进行相加,得到模型的输入序列
$
\seq
{
e
}
=
\{\mathbi
{
w
}_
1
+
\mathbi
{
p
}_
1
,...,
\mathbi
{
w
}_
m
+
\mathbi
{
p
}_
m
\}
$
。 也有研究人员发现卷积神经网络本身具备一定的编码位置信息的能力
\upcite
{
Islam2020HowMP
}
,而这里额外的位置编码模块可以被看作是对卷积神经网络位置编码能力的一种补充。
%----------------------------------------------------------------------------------------
% NEW SUB-SECTION
...
...
@@ -461,7 +461,7 @@
\subsection
{
深度可分离卷积
}
\label
{
sec:11.3.1
}
\parinterval
根据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到卷积神经网络容易用于局部检测和处理位置不变的特征。对于特定的表达,比如地点、情绪等,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能达到不错的识别效果,因此它常被用在文本分类中
\upcite
{
Kalchbrenner2014ACN,Kim2014ConvolutionalNN,DBLP:conf/naacl/Johnson015,DBLP:conf/acl/JohnsonZ17
}
。不过机器翻译所面临的情况更复杂,除了局部句子片段信息,
我们
还希望模型能够捕获句子结构、语义等信息。虽然单层卷积神经网络在文本分类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upcite
{
Kim2014ConvolutionalNN
}
,但是神经机器翻译等任务仍然需要有效的卷积神经网络。随着深度可分离卷积在机器翻译中的探索
\upcite
{
Kaiser2018DepthwiseSC
}
,更高效的网络结构被设计出来,获得了比ConvS2S模型更好的性能。
\parinterval
根据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到卷积神经网络容易用于局部检测和处理位置不变的特征。对于特定的表达,比如地点、情绪等,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能达到不错的识别效果,因此它常被用在文本分类中
\upcite
{
Kalchbrenner2014ACN,Kim2014ConvolutionalNN,DBLP:conf/naacl/Johnson015,DBLP:conf/acl/JohnsonZ17
}
。不过机器翻译所面临的情况更复杂,除了局部句子片段信息,
研究人员
还希望模型能够捕获句子结构、语义等信息。虽然单层卷积神经网络在文本分类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upcite
{
Kim2014ConvolutionalNN
}
,但是神经机器翻译等任务仍然需要有效的卷积神经网络。随着深度可分离卷积在机器翻译中的探索
\upcite
{
Kaiser2018DepthwiseSC
}
,更高效的网络结构被设计出来,获得了比ConvS2S模型更好的性能。
%----------------------------------------------
% 图17.
...
...
@@ -475,7 +475,7 @@
\parinterval
深度可分离卷积由深度卷积和逐点卷积两部分结合而成
\upcite
{
sifre2014rigid
}
。图
\ref
{
fig:11-17
}
对比了标准卷积、深度卷积和逐点卷积,为了方便显示,图中只画出了部分连接。
\parinterval
给定输入序列表示
$
\seq
{
x
}
=
\{
\mathbi
{
x
}_
1
,
\mathbi
{
x
}_
2
,...,
\mathbi
{
x
}_
m
\}
$
,其中
$
m
$
为序列长度,
$
\mathbi
{
x
}_
i
\in
\mathbb
{
R
}^{
O
}
$
,
$
O
$
即输入序列的通道数。为了获得与输入序列长度相同的卷积输出结果,首先需要进行填充。为了方便描述,这里在输入序列尾部填充
$
K
-
1
$
个元素(
$
K
$
为卷积核窗口的长度),其对应的卷积结果为
$
\seq
{
z
}
=
\{
\mathbi
{
z
}_
1
,
\mathbi
{
z
}_
2
,...,
\mathbi
{
z
}_
m
\}
$
。
\parinterval
给定输入序列表示
$
\seq
{
x
}
=
\{
\mathbi
{
x
}_
1
,
...,
\mathbi
{
x
}_
m
\}
$
,其中
$
m
$
为序列长度,
$
\mathbi
{
x
}_
i
\in
\mathbb
{
R
}^{
O
}
$
,
$
O
$
即输入序列的通道数。为了获得与输入序列长度相同的卷积输出结果,首先需要进行填充。为了方便描述,这里在输入序列尾部填充
$
K
-
1
$
个元素(
$
K
$
为卷积核窗口的长度),其对应的卷积结果为
$
\seq
{
z
}
=
\{
\mathbi
{
z
}_
1
,...,
\mathbi
{
z
}_
m
\}
$
。
在标准卷积中,若使用N表示卷积核的个数,也就是标准卷积输出序列的通道数,那么对于第
$
i
$
个位置的第
$
n
$
个通道
$
\mathbi
{
z
}_{
i,n
}^
\textrm
{
\,
std
}$
,其标准卷积具体计算如下:
\begin{eqnarray}
\mathbi
{
z
}_{
i,n
}^
\textrm
{
\,
std
}
&
=
&
\sum
_{
o=1
}^{
O
}
\sum
_{
k=0
}^{
K-1
}
\mathbi
{
W
}_{
k,o,n
}^
\textrm
{
\,
std
}
\mathbi
{
x
}_{
i+k,o
}
...
...
Chapter12/chapter12.tex
查看文件 @
52347bbd
...
...
@@ -319,7 +319,7 @@
\subsection
{
多头注意力机制
}
\parinterval
Transformer中使用的另一项重要技术是
{
\small\sffamily\bfseries
{
多头注意力机制
}}
\index
{
多头注意力机制
}
(Multi-head Attention)
\index
{
Multi-head Attention
}
。“多头”可以理解成将原来的
$
\mathbi
{
Q
}$
、
$
\mathbi
{
K
}$
、
$
\mathbi
{
V
}$
按照隐层维度平均切分成多份。假设切分
$
h
$
份,那么最终会得到
$
\mathbi
{
Q
}
=
\{
\mathbi
{
Q
}_
1
,
\mathbi
{
Q
}_
2
,...,
\mathbi
{
Q
}_
h
\}
$
,
$
\mathbi
{
K
}
=
\{
\mathbi
{
K
}_
1
,
\mathbi
{
K
}_
2
,...,
\mathbi
{
K
}_
h
\}
$
,
$
\mathbi
{
V
}
=
\{
\mathbi
{
V
}_
1
,
\mathbi
{
V
}_
2
,...,
\mathbi
{
V
}_
h
\}
$
。多头注意力就是用每一个切分得到的
$
\mathbi
{
Q
}$
,
$
\mathbi
{
K
}$
,
$
\mathbi
{
V
}$
独立的进行注意力计算,即第
$
i
$
个头的注意力计算结果
$
\mathbi
{
head
}_
i
=
\textrm
{
Attention
}
(
\mathbi
{
Q
}_
i,
\mathbi
{
K
}_
i,
\mathbi
{
V
}_
i
)
$
。
\parinterval
Transformer中使用的另一项重要技术是
{
\small\sffamily\bfseries
{
多头注意力机制
}}
\index
{
多头注意力机制
}
(Multi-head Attention)
\index
{
Multi-head Attention
}
。“多头”可以理解成将原来的
$
\mathbi
{
Q
}$
、
$
\mathbi
{
K
}$
、
$
\mathbi
{
V
}$
按照隐层维度平均切分成多份。假设切分
$
h
$
份,那么最终会得到
$
\mathbi
{
Q
}
=
\{
\mathbi
{
Q
}_
1
,
...,
\mathbi
{
Q
}_
h
\}
$
,
$
\mathbi
{
K
}
=
\{
\mathbi
{
K
}_
1
,...,
\mathbi
{
K
}_
h
\}
$
,
$
\mathbi
{
V
}
=
\{
\mathbi
{
V
}_
1
,...,
\mathbi
{
V
}_
h
\}
$
。多头注意力就是用每一个切分得到的
$
\mathbi
{
Q
}$
,
$
\mathbi
{
K
}$
,
$
\mathbi
{
V
}$
独立的进行注意力计算,即第
$
i
$
个头的注意力计算结果
$
\mathbi
{
head
}_
i
=
\textrm
{
Attention
}
(
\mathbi
{
Q
}_
i,
\mathbi
{
K
}_
i,
\mathbi
{
V
}_
i
)
$
。
\parinterval
下面根据图
\ref
{
fig:12-12
}
详细介绍多头注意力的计算过程:
...
...
编写
预览
Markdown
格式
0%
重试
或
添加新文件
添加附件
取消
您添加了
0
人
到此讨论。请谨慎行事。
请先完成此评论的编辑!
取消
请
注册
或者
登录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