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项目
群组
代码片段
帮助
当前项目
正在载入...
登录 / 注册
切换导航面板
M
mtbookv2
概览
Overview
Details
Activity
Cycle Analytics
版本库
Repository
Files
Commits
Branches
Tags
Contributors
Graph
Compare
Charts
问题
0
Issues
0
列表
Board
标记
里程碑
合并请求
0
Merge Requests
0
CI / CD
CI / CD
流水线
作业
日程表
图表
维基
Wiki
代码片段
Snippets
成员
Collapse sidebar
Close sidebar
活动
图像
聊天
创建新问题
作业
提交
Issue Boards
Open sidebar
NiuTrans
mtbookv2
Commits
58758b23
Commit
58758b23
authored
Jan 31, 2021
by
曹润柘
Browse files
Options
Browse Files
Download
Email Patches
Plain Diff
更新 chapter17.tex
parent
21ca963c
隐藏空白字符变更
内嵌
并排
正在显示
1 个修改的文件
包含
6 行增加
和
6 行删除
+6
-6
Chapter17/chapter17.tex
+6
-6
没有找到文件。
Chapter17/chapter17.tex
查看文件 @
58758b23
...
...
@@ -108,7 +108,7 @@
\parinterval
由于声学特征提取在上一节中已经进行了描述,而且文本翻译可以直接使用本书介绍的统计机器翻译或者神经机器翻译方法。因此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语音识别模型,以便读者对级联式语音翻译系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其中的部分概念在后续介绍的端到端语言翻译中也会有所涉及。
\parinterval
传统的语音识别模型和统计机器翻译相似,需要利用声学模型、语言模型和发音词典联合进行识别,系统较为复杂
\upcite
{
DBLP:journals/ftsig/GalesY07,DBLP:journals/taslp/MohamedDH12,DBLP:journals/spm/X12a
}
。而近些年来,随着神经网络的发展,基于神经网络的端到端语音识别模型逐渐受到关注,训练流程也大大被简化
\upcite
{
DBLP:conf/nips/ChorowskiBSCB15,DBLP:conf/icassp/ChanJLV16
}
。目前的端到端语音识别模型主要基于序列到序列结构,编码器根据输入的声学特征进一步提取高级特征,解码器根据编码器提取的特征识别对应的文本。在
后文中即将
介绍的端到端语音翻译模型也是基于十分相似的结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语音识别和翻译所使用的端到端方法与神经机器翻译是一致的。
\parinterval
传统的语音识别模型和统计机器翻译相似,需要利用声学模型、语言模型和发音词典联合进行识别,系统较为复杂
\upcite
{
DBLP:journals/ftsig/GalesY07,DBLP:journals/taslp/MohamedDH12,DBLP:journals/spm/X12a
}
。而近些年来,随着神经网络的发展,基于神经网络的端到端语音识别模型逐渐受到关注,训练流程也大大被简化
\upcite
{
DBLP:conf/nips/ChorowskiBSCB15,DBLP:conf/icassp/ChanJLV16
}
。目前的端到端语音识别模型主要基于序列到序列结构,编码器根据输入的声学特征进一步提取高级特征,解码器根据编码器提取的特征识别对应的文本。在
\ref
{
end-to-end-speech-translation
}
小节中
介绍的端到端语音翻译模型也是基于十分相似的结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语音识别和翻译所使用的端到端方法与神经机器翻译是一致的。
%----------------------------------------------------------------------------------------------------
\begin{figure}
[htp]
\centering
...
...
@@ -120,15 +120,15 @@
%----------------------------------------------------------------------------------------------------
\vspace
{
-1em
}
\parinterval
语音识别目前广泛使用基于Transformer的模型结构(见
{
\chaptertwelve
}
),如图
\ref
{
fig:17-5
}
所示。可以看出,相比文本翻译,模型结构上唯一的区别在于编码器的输入为声学特征,以及编码器底层会使用额外的卷积层来减小输入序列的长度。这是由于语音对应的特征序列过长,在计算注意力模型的时候,会占用大量的内存/显存,并增加训练时间。因此,一个常用的做法是在语音特征上进行两层步长为2的卷积操作,从而将输入序列的长度缩小为之前的1/4。通过使用大量的语音-标注平行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可以得到高质量的语音识别模型。
\parinterval
语音识别目前广泛使用基于Transformer的模型结构(见
{
\chaptertwelve
}
),如图
\ref
{
fig:17-5
}
所示。可以看出,相比文本翻译,
语音识别
模型结构上唯一的区别在于编码器的输入为声学特征,以及编码器底层会使用额外的卷积层来减小输入序列的长度。这是由于语音对应的特征序列过长,在计算注意力模型的时候,会占用大量的内存/显存,并增加训练时间。因此,一个常用的做法是在语音特征上进行两层步长为2的卷积操作,从而将输入序列的长度缩小为之前的1/4。通过使用大量的语音-标注平行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可以得到高质量的语音识别模型。
\parinterval
为了降低语音识别的错误对下游系统的影响,通常也会用词格来取代One-best语音识别结果。
另一种思路是通过一个后处理模型修正识别结果中的错误,再送给文本翻译模型进行翻译。也可以进一步对文本做
{
\small\bfnew
{
顺滑
}}
\index
{
顺滑
}
(Disfluency Detection
\index
{
Disfluency Detection
}
)处理,使得送给翻译系统的文本更加干净、流畅,比如除去一些导致停顿的语气词。这一做法在工业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每个模型只能串行地计算,也会带来额外的计算代价以及运算时间。另外一
种思路是训练更加健壮的文本翻译模型,使其可以处理输入中存在的噪声或误差
\upcite
{
DBLP:conf/acl/LiuTMCZ18
}
。
\parinterval
为了降低语音识别的错误对下游系统的影响,通常也会用词格来取代One-best语音识别结果。
除此之外,另一种思路是通过一个后处理模型修正识别结果中的错误,再送给文本翻译模型进行翻译。也可以进一步对文本做
{
\small\bfnew
{
顺滑
}}
\index
{
顺滑
}
(Disfluency Detection
\index
{
Disfluency Detection
}
)处理,使得送给翻译系统的文本更加干净、流畅,比如除去一些导致停顿的语气词。这一做法在工业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每个模型只能串行地计算,也会带来额外的计算代价以及运算时间。第三
种思路是训练更加健壮的文本翻译模型,使其可以处理输入中存在的噪声或误差
\upcite
{
DBLP:conf/acl/LiuTMCZ18
}
。
%----------------------------------------------------------------------------------------
% NEW SUB-SECTION
%----------------------------------------------------------------------------------------
\subsection
{
端到端语音翻译
}
\subsection
{
端到端语音翻译
}
\label
{
end-to-end-speech-translation
}
\parinterval
级联语音翻译模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
...
...
@@ -376,7 +376,7 @@
\subsubsection
{
1. 基础框架
}
\parinterval
在编码器-解码器框架中,编码器将输入的图像转换为一种新的“表示”形式,这种“表示”包含了输入图像的所有信息。之后解码器把这种“表示”转换为自然语言描述。比如,可以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为一个向量表示。然后,利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s)解码生成文字描述,这个过程中与机器翻译的解码过程类似。这种建模方式存在与
\ref
{
sec:image-augmented-translation
}
描述一样的问题:生成的描述单词不一定需要所有的图像信息,将全局的图像信息送入模型中,可能会引入噪音。这时可以使用注意力机制来缓解该问题
\upcite
{
DBLP:conf/icml/XuBKCCSZB15
}
。
\parinterval
在编码器-解码器框架中,编码器将输入的图像转换为一种新的“表示”形式,这种“表示”包含了输入图像的所有信息。之后解码器把这种“表示”转换为自然语言描述。比如,可以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为一个向量表示。然后,利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s)解码生成文字描述,这个过程中与机器翻译的解码过程类似。这种建模方式存在与
\ref
{
sec:image-augmented-translation
}
小节
描述一样的问题:生成的描述单词不一定需要所有的图像信息,将全局的图像信息送入模型中,可能会引入噪音。这时可以使用注意力机制来缓解该问题
\upcite
{
DBLP:conf/icml/XuBKCCSZB15
}
。
%----------------------------------------------------------------------------------------
% NEW SUBSUB-SECTION
...
...
@@ -397,7 +397,7 @@
\end{figure}
%----------------------------------------------------------------------------------------------------
\parinterval
以上的方法大都是将图像中的实体、属性、场景等映射到文字上,并把这些信息显式地输入到编码器中。
另一种方式,把图像中的语义特征隐式地引入编码中
\upcite
{
DBLP:conf/cvpr/ChenZXNSLC17
}
。例如,图像数据可以分解为三个通道(红、绿、蓝),简单来说,就是将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点按照红色、绿色、蓝色分成三个部分,这样就将图像分成了三个通道。在很多图像中,不同通道伴随的特征是不一样的,可以将其作用于编码器。另
一种方法是基于位置信息的编码增强。位置信息指的是图像中对象(物体)的位置。利用目标检测技术检测系统获得图中的对象和对应的特征,这样就确定了图中的对象位置。显然,这些信息可以加强编码器的表示能力
\upcite
{
DBLP:conf/eccv/YaoPLM18
}
。
\parinterval
以上的方法大都是将图像中的实体、属性、场景等映射到文字上,并把这些信息显式地输入到编码器中。
除此之外,一种方法是把图像中的语义特征隐式地引入编码中
\upcite
{
DBLP:conf/cvpr/ChenZXNSLC17
}
。例如,图像数据可以分解为三个通道(红、绿、蓝),简单来说,就是将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点按照红色、绿色、蓝色分成三个部分,这样就将图像分成了三个通道。在很多图像中,不同通道伴随的特征是不一样的,可以将其作用于编码器。另外
一种方法是基于位置信息的编码增强。位置信息指的是图像中对象(物体)的位置。利用目标检测技术检测系统获得图中的对象和对应的特征,这样就确定了图中的对象位置。显然,这些信息可以加强编码器的表示能力
\upcite
{
DBLP:conf/eccv/YaoPLM18
}
。
%----------------------------------------------------------------------------------------
% NEW SUBSUB-SECTION
...
...
编写
预览
Markdown
格式
0%
重试
或
添加新文件
添加附件
取消
您添加了
0
人
到此讨论。请谨慎行事。
请先完成此评论的编辑!
取消
请
注册
或者
登录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