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it db55bbab by zengxin

postscript

parent 7232afa6
......@@ -66,7 +66,7 @@
\item 机器翻译技术可以辅助人工翻译。即使双语句对训练集合规模已经非常大、机器翻译技术也在不断优化,但机器翻译的结果仍然不可能完美,出现译文错误是难免的。如果我们想利用机器翻译技术辅助人工翻译,比较常见的方式是译后编辑,即由人对自动译文进行修改(详见{\chapterfour})。这就很自然地产生了两个实际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自动译文是否具有编辑价值?一个简便的计算方法就是编辑距离,即人工需要通过多少次增、删、改动作完成译后编辑。其次数越少,说明机器翻译对人工翻译的帮助越大。编辑距离本质上是一种译文质量评价的方法,可以考虑推荐具有较高译后编辑价值的自动译文给人工译员。第二个问题是,当机器翻译出现错误,且被人工译后编辑修正后,能否通过一种有效的错误反馈机制帮助机器翻译系统提高性能。学术界也有很多人研究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如人机交互的用户体验,该需求很自然地带起了交互式机器翻译技术(详见{\chaptereighteen})研究的热潮,希望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人机协同合作的效果,这个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end{itemize}
\parinterval 这里,简单谈谈笔者对第四代机器翻译技术发展趋势的看法。通常,我们分别将基于规则的方法、统计机器翻译和神经机器翻译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代机器翻译技术。有人说,第四代机器翻译技术会是基于知识的机器翻译技术;也有人说,是无监督机器翻译技术或者新的机器翻译范式,等等。在讨论第四代机器翻译技术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在翻译品质上,新一代机器翻译技术是否应该比目前的好?现在的实验结果显示,比如拿商用的英汉汉英新闻机器翻译系统举例,经过几亿双语句对的训练学习,机器翻译译文准确率的人工评估得分可以达到$80\%-90\%$$100\%$为满分,值越高说明译文准确率越高),那我们需要回答的一个简单问题是:所谓的第四代机器翻译技术准备在新闻领域翻译达到怎样的准确率呢?只比现在高$2$$3$个百分点,达到$92\%$或者$93\%$这一结果,估计无法获得新一代机器翻译技术这一称谓。
\parinterval 接下来,简单谈谈笔者对第四代机器翻译技术发展趋势的看法。通常,我们分别将基于规则的方法、统计机器翻译和神经机器翻译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代机器翻译技术。有人说,第四代机器翻译技术会是基于知识的机器翻译技术;也有人说,是无监督机器翻译技术或者新的机器翻译范式,等等。在讨论第四代机器翻译技术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在翻译品质上,新一代机器翻译技术是否应该比目前的好?现在的实验结果显示,比如拿商用的英汉汉英新闻机器翻译系统举例,经过几亿双语句对的训练学习,机器翻译译文准确率的人工评估得分可以达到$80\%-90\%$$100\%$为满分,值越高说明译文准确率越高),那我们需要回答的一个简单问题是:所谓的第四代机器翻译技术准备在新闻领域翻译达到怎样的准确率呢?只比现在高$2$$3$个百分点,达到$92\%$或者$93\%$这一结果,估计无法获得新一代机器翻译技术这一称谓。
\parinterval 从历史发展观的维度考虑,新一代的技术必然存在,换句话说,第四代机器翻译技术一定会出现,只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而已。神经机器翻译的红利还没有被挖尽,还存在很好的发展空间,在可预期的将来,神经机器翻译技术还属于主流技术,但会产生大量变种。我们愿意把新一代机器翻译技术称为面向具体应用场景的第四代机器翻译技术,它在本质上是针对不同应用条件、不同应用场景提出的能力更强的机器翻译技术。它将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而是一个技术集合,这是完全可能的。从另一方面讲,当前的机器翻译不具有很好的解释性,其与语言学的关系并不明确。那么在第四代机器翻译技术中,是否能让研究人员或使用者更方便地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并可以根据其原理对其进行干预。甚至,我们还可以研究更合理的面向机器翻译解释性的方法,笔者相信这也是未来需要突破的点。
......
Markdown 格式
0%
您添加了 0 到此讨论。请谨慎行事。
请先完成此评论的编辑!
注册 或者 后发表评论